上海新闻

入世第一年上海商业直面外资挑战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44

  2002年对于上海商业而言非同寻常。在中国入世的第一年,外资商业以从未有过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进入上海;本土商业企业应对挑战,以变应变,不断增强竞争力……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商业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
  这一年,外资商业的重量级“人物”终于到齐,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在上海大门外徘徊8年以后如愿进入;这一年,继连锁百货业后,外资商业向更多的业态挑战,正大广场刚刚坐上亚洲最大“销品茂”交椅,纪录又被33万平方米的虹桥购物乐园刷新。首个中外合资批发市场―――世富上海也悄然落户申城。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7-11”、世界最大的折扣连锁店“迪亚”争相向上海抛出“绣球”;这一年,外资开始进入商业的后台支撑体系,国内首个第三方商业物流项目―――秋雨环球物流正式签约;这一年,外资商业不仅向上海大力输出资本,特许经营、授权品牌等以“品牌输出”为特征的合作方式也加大了耕耘力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商业对外开放始终领跑全国,中国入世,进一步改变了上海商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提高上海商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时不我待。
  没有规模,何来竞争力?这一年,上海商业做大规模的步子更大了。5月份,联华超市斥资2.1亿元入主杭州华商集团,仅仅5个月后,它又与河南商业巨头“金博大”共同组建河南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华联超市一口气吸纳浙江50个农村商业网点加盟;上海烟糖集团上控糖源、下控通道,继成功控股广西上思糖业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重组山东烟糖和江苏烟糖;沪上便利业提前3年实现突破3000家店的目标,联华便利一下子开到了北京、广州等最发达的一线城市。
  没有效益,何来竞争力?这一年,上海商业资本的“魔棒”挥舞得更加有力了。“订单经济”、“买断经营”,直接的作用就是降低商业成本、拓展利润空间、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率。永乐挺身买断数万台CDMA手机,一夜之间奠定了手机销售主渠道之一的地位;就在最近,国美又一举抛出100亿元家电采购大订单,庞大的商业资本令广大家电制造商唯马首是瞻;3大超市则继续向全国农民发订单,进一步扩大超市定牌产品的销售比例。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何来竞争力?这一年,上海商业越发重视物流、信息、人才等后台支撑体系的建设,在做大的同时做强。国内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商业物流中心―――上海海烟物流中心已经正式启动;今年年底,覆盖全市所有大型商业企业的“上海商业信息快速反应系统”也开始启用;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奉贤校区目前正在扩建,今后每年将向上海商业系统输送数千名中高级管理“新鲜血液”……
  马年在拼搏中过去。明年开始,随着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在企业设立形式、数量、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限制陆续取消,外资商业的“鲶鱼”效应必将进一步释放,上海商业发展必将更加波澜壮阔。无论中外对擂进展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除了昂然应对,上海商业已别无选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