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上海教育系统振奋精神努力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事业。
为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事业,2002年至200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教育设施,形成素质教育的框架体系。到2005年,上海要全面优化学前儿童教育的条件;全面完成小学、初中标准化建设;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和高等院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居全国一流;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高等教育要建设若干所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若干个相当规模的大学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形成一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基地。
为早日实现上海教育的宏伟蓝图,今后几年内上海将继续实施一批对教育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一是基础教育创优工程。在全面完成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基础上,上海继续实施小班化教育,加快提高初中办学水平,并运用新的投融资体制建设若干现代化高中和中职,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扩大规模,使70%以上初中毕业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
二是科技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着力建设好医学基因组学、现代应用数学、化学生物学等40个国家、地方重点实验室和50个高校重点学科。
三是大学园区建设工程。以资源的集聚、释放和共享为基点,建设和完善东方(杨浦)大学城和徐汇科教集聚区,规划建设好闵行、松江、南汇等规模合理、资源共享、学科交融的新型大学(科教)园区。
四是“产学研”一体化重点工程。紧紧围绕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集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研发机构,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大力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上海产业能级、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五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做好中小学校计算机配置工作,实现“校校通”,在上海大中小学校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和学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