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远眺摩纳哥――世博会扫描之一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33

  11月29日,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代表团将在13亿中国人的翘首期盼中,飞赴摩纳哥―――5天后,这里将投票决定2010年世博会的承办归属。
  三年申博,我们耳熟能详。初闻世博会,也许多数人是因为了广告中的那枚“巴拿马金牌”。
  其实,那届世博会,中国总共拿了1200多个奖项;
  其实,如今的世博会并非“名优特展览”,更不是“搭台招商”;
  其实,现代世博会,早已天地翻覆、面貌迥异!
  
世博“展示”非与是
  如果把现代世博会比作一场全球规模之最的“派对(party)�梗�你以为如何?
  派对是为着一个主题的欢聚;派对是逸兴湍飞的自娱自乐。所以,我们不能顾名思义,以为所有的展览会必定广告铺天盖地、展台纵横交错、展品琳琅满目。现代世博会绝不是新品展示会,一如人们绝不会扛着展台、捧着展品去出席派对。
  不过,从前的世博会是没有这般的洒脱,比如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首届世博会,那确实是一次彻底的新品炫耀。蒸汽机、收割机、缝纫机、连发手枪……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十万余件展品,摆上了足有13公里长度的桌面!
  因为,那时候信息闭塞,那时候交通阻隔,一睹发明与新品,弥足珍贵呵。
  现代世博会越发地从容。听一听离我们最近的2000年世博会的主题:“人类、自然、科技、发展”,谁摆产品谁傻冒。那里,没有共挤一室的展厅,没有千篇一律的展台,没有一字排开的展品,而有的是风格迥异的各国场馆,花样百出的主题景观,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现代世博会,这个被称为“熔世界文明于一炉、呈各国文化于一体”的人类节日,怎一句“产品展示”了得。
  可现代世博会,还是展示。
  这是一种被刻意“忽略”的产品展示―――步入上届的德国馆“未来大厅”,跃入眼帘的是中央一棵智慧树,树上,挂着一只只大苹果,定睛细看,原来是一个个闻所未闻的圆形电视机!
  不是展示,但展示无所不在,它展示在人文主题的每一道场景、每一处细节,犹如科技文明之于当今生活。这,就是现代世博。
  【对话】
  
重回“汉诺威”
  现代世博会究竟什么样?纸上得来终觉浅。让我们随着现代国际展览公司总经理、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设展参与者张定国的讲述,去感受离我们最近的世博。
  问:你能不能先给现代世博会下个形象的定义?
  答:像个主题大公园,好看好吃好玩。汉诺威世博会160多公顷的展区里,50多个场馆建筑风情万种,荷兰的花坛层楼、挪威的屋顶飞瀑、阿联酋的沙漠城堡、不丹的佛教寺庙,还有轮番上台的文艺表演、挨个品尝的异域风味,高科技游戏更是让人欲罢不能,连我这个会展专业户,情不自禁也倾倒。
  问:还有人们记忆中的“巴拿马金奖”吗?
  答:根本看不到单独陈列的展品,哪里有什么“金奖”。各个展馆都是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声光、图像等综合艺术手法,围绕同一个主题,集中展现国家综合实力。大会最后以展馆为单位,请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综合打分,评出了几个最佳展馆,而绝非是什么最佳产品。
  问:中国在这次世博会上如何表现?
  答:中国自己建造了2500多平方米的3层展馆,展馆外墙喷绘成一个巨大的长城图案,墙上挂数排京剧脸谱,门外竖一只青铜大鼎,极富特色。
  问:能不能描述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其它展馆?
  答:就说德国馆吧,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进门是个雕塑场,横七竖八地放着几十个德意志历史上的伟人石膏像,有的完成,有的只完成一半,以此寓意“一切伟大都在进行之中”。而无数屏幕同时放映的剧场,则向观众表述着“现代德国的一天”。在未来大厅里,那奇形的概念车、古怪的化学元素、新奇的机器人,天才创意震撼人心。再比如日本馆,包括展馆建筑在内的所有展品,都是用一种纸质材料制成,周匝没有一根柱子,而且通风恒温还透亮!
  问:听你描述,就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答:确实,许多展馆都让我有“梦想成真”的感觉,似乎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最绚烂的梦想,都在这里交汇。这也正是世博会的魅力所在:每个参展国,立足本国的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用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最具感性色彩的图像,将形而下的产品技术巧妙地展示在形而上的理念之中,从文化层面上形象地论证着一个国家把握未来的能力。
  世纪更迭。当人类信息传播以百倍、千倍的速度递增,当现代交通终使天涯成比邻,发明的传播,新品的推介,再不必“眼望世博会,五年等一回”。世界在变,世博会也在变。回顾150年漫漫历程,世博会的关注,从产品本身到了人类本身。
  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体能极限的竞技,那么现代世博会,就是人类思想智慧与精神生态的综合展示与比拼,是集全人类之力,合唱一曲展示文明、创造快乐、浓缩时代、凝聚梦想的―――卡拉OK。这,就是现代世博会。
  三年了,最后的五天。远眺摩纳哥……
  
世博“贸易”有与无
  如果把现代世博会比做一座全球规模之最的“主题公园”,你以为如何?
  “公园”绝非大卖场。
  诚然,巴拿马世博会上的金奖,让赤水的茅台酒从此蜚声世界,让张裕的白兰地至今名播四海。似乎,“主办国搭世博台,参展国唱交易戏”,约定俗成。
  确实,博览会最早的雏形,就是中世纪欧洲的香槟市集。确实,蒸汽机、电话、电灯、电冰箱……人类无数新发明,正是因为世博会,迅速从产品成为了商品。1939年,美国人首次在纽约世博会上看到实况电视,不计其数的人迅即在百货公司门口排成了长队。这条长队,逶迤世纪。
  然而,世博会“拒绝”贸易。正如现代世博会不是“新品展示工博会”,它同样不是“商品贸易广交会”。世博会从来只展不售,也确实没法“出售”。中国自1982年以来总共参加12次现代世博会,先后展出三峡水利工程、三北防护林带、未来登月模型、古代四大发明,这与其说是招商展示,不如说是主题演绎,商贸洽谈从何谈?
  可现代世博会,还是“贸易”。正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形成了推动整个日本经济增长的关西经济带,现代世博实现的是大贸易、带动的是大经济。据估算,上海如举办2010年世博会,仅门票、餐饮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就将接近90亿元。预计直接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投资将达200亿元,而由此带动延伸领域的间接投资更以千亿计。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长达6个月的世博会展期,将带来无以数计的就业机会,其后续与联动效应不可估量!
  不是贸易胜似贸易,“非贸易性”的场内孕育着场外的巨大商机。这,就是现代世博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