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瞩目中国龙―――世博会扫描之三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81

  12月3日晚,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归属就将水落石出。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笑对。因为过程是美丽的。因为我们已经更多地融入了世界,世界已经更多地认识了我们―――这条腾飞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龙。
  事实上,150年前,中国自世博会诞生便与之交缘。可在曾经的一个世纪里,无论是商贾的自费奔赴,还是政府的浩荡远往,旧中国留在世博会的,更多是粗陋,是颟顸,是无可奈何。
  今天,满怀信心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国,终于具备了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平等对话的底气;阔步迈向世界级大都市的上海,终于拥有了与地球上任何一座城市平等竞争的从容。
  所以今天的期盼会是如此殷切: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国粹”曾经参展
  痛哉!你看看,清政府竟是把这样的中国展品送上世博会―――“小脚女人”、“县衙刑具”、“十殿鬼判”……
  1904年,出逃回京不久的慈禧太后,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外交”大事―――老人家壮着胆子,亲遣宠臣溥伦,率第一个中国政府参展团,开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
  外面的世界真奇妙,电灯、电话、电报、火车、电车、汽车,莱特兄弟还在这届世博会上,把第一架飞机送上了天,精彩绝伦。中国展品也很多,比如有一位“宁波小脚女人”,还有一位“北京小脚女人”,还有一位“上海小脚女人”,还有一位……中国展品也很酷,比如地狱“十殿”中的鬼判,一个个愣是被塑得神形兼俱、栩栩如生。团长大人是极富创意的,他把北京家里睡的那张雕龙红木床也搬到了世博会。果不然,最后这张床天遂人愿地被评为了最受欢迎的“中国玩意”。大喜。
  又是那几件“国粹”,庄严地被摆进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的大清国展馆:刑具、鸦片、烟枪、小脚绣鞋。终于忍无可忍!开展当日,当地华侨、中国留学生数百人愤怒游行,强烈抗议自己的国家“辱国尤甚”。大清昏愦,但想想还不至于此吧?原来清国大员皆不谙会展经济,把参展事务几乎拱手交给了洋大人操办。人家也算尽力,给你弄成个轰动效应。
  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闻及此事,喟然长叹道:“世上会有故意张扬自己短处,以博取外人耻笑的事情吗?!”真的发生了,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世博会上。
  
民国无力争锋
  北洋政府在世博会上的亮相,是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巴拿马金奖”开始。
  其实,那届世博会中国总共获得1211个奖;其实,当时的巴拿马金奖不过是个三等奖。
  1915年,急欲复辟帝制的袁大总统,派大员四十,载展品十万,朝贡般浩浩荡荡到美国。
  人家刚刚挖通巴拿马运河,人家出展的是移山贯海之伟功、睥睨全球之霸气。而展品数量仅次于东道主的中国,闪亮登场是什么:江苏蛋黄、广东干鱼、浙江藤条、河南柿饼、福建草席……十万展品两千吨,蔚然大观!还幸亏了货多,人家评奖实行“见者有份”。袁总统大悦,中国代表团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实现历史性突破,一举夺得大奖(一等)57枚,荣誉奖(二等)74枚,金奖(三等)258枚……仅一项“中国土布”,一等大奖十来个!浆糊已极。
  那是个什么年代呵,在世博会上亮相的蒸汽机已经更新换代到“孙子辈”,在世博会上炫耀的汽车已经从每小时10公里飚到50公里,可中国还是千年不变的生丝土布、百代未改的云腿湘绣。然而就是这点老祖宗的颜面也没能保住―――1926年费城世博会,泱泱大中华的特产丝绸,被弹丸之地的日本盖过风头。一位亲历世博的中国商人在《中华实业界》上泣血而喊:“茫茫海宇,何日澄清!”
  接踵登台的国民党政府,自觉无力“澄清”,就此尽可能地回避世博会。重在不参与。
  当世博会上终于重新出现了中国―――那是一个全新的中国。
  
红彤彤一只“中国结”
  这是一只“中国结”,是跨越两个世纪中国与世博的情结。2002年1月30日,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正式递交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报告书。书上,系着只红彤彤的“中国结”。
  是郑观应,早在1893年,就第一次将强国富民的世博梦,寄于了上海―――“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改良主义思想家将一个梦想,永久地刻在了《盛世危言》中。
  有梦何止郑观应。从偶经巴黎世博会的王韬,到专赴费城世博会的李圭;从参展米兰世博会的张謇,到参观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张元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胸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有识之士,透过世博窗口“睁眼看世界”,看到了霄壤之别,看到了燃眉之急,以不同的构想描画着共同一个梦:办世博,兴中华!
  就有人,不甘于梦。上图副研究员张伟在他所著《中国与世博:历史的记录》书中,详尽披露了92年前中国人那一场“追梦”的执着:两江总督振臂一呼,神州大地应者云集,“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的博览大会,轰轰烈烈地在南京开锣了。国人谓之“南洋劝业会”,西人称其“中国世博会”。总督当然志在高远,无论展局体例还是展馆建筑,尽其所能模仿了西洋世博会。只可惜形相仿而神相异―――“只展不评”的外国观摩品寥寥无几,“一百万件”国产铺天盖地,从油盐酱醋到鸡鸭鱼肉,从七黄八青到五谷六畜,除了浑然天成的土产,便是无关实用的奢品,至于机械、至于时用,“中国制造”几近绝有。热烘烘地起来了,冷清清地散去了。《申报》一针见血:国力衰落至此,何以堪举世博?
  世博梦碎,碎在夜里,碎在了三角形的黄龙旗下。
  ……
  20世纪最后的一个暖冬,彩云之南刚刚谢下最高级别专业类世博会大幕,日益强盛的中国,又铿锵地踏上申办2010年综合类世博会的圆梦之旅。这次,江海之汇的上海,国人百年托梦的上海,是主角。
  再也不是梦!上海举世罕见地连续11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再也不是梦!上海令人惊叹地在短短13年里实现了城市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的脱胎换骨;再也不是梦!上海朝气蓬勃地以“天天会展、日日欢聚”的精彩,大步迈向世界级会展之都……
  不是梦,世界瞩目中国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