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行上海分行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3

  在最近举行的浦东房产香港展示会上,一直想投资上海房产的周先生从沪港中银联合举行的业务咨询会上获悉,香港居民可以在上海的中国银行办理房产按揭贷款。他立即飞赴上海,向中行上海市分行贷款100万元购买了一套房产,同时他还成为中银沪港尊贵银行卡的首批持卡人,往来沪港两地都可以享受贵宾级的理财服务。喜出望外的周先生说,有了中行上海市分行的跨区域金融服务,香港人投资上海更方便了。
  据中行上海市分行统计,在该行逾百亿元的房产按揭余额中,港澳台地区人士的贷款余额超过了10%,外省市人士贷款余额近10%。在个人金融及公司金融的多个领域,中行上海市分行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四新”要求,尝试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迈出国有商业银行跨区域金融合作的步伐。
  上海近年来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向心力”。今年以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已超过78家。跨区域运作的中外企业向上海金融业提出了新课题: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提供或改善区域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和外籍人士到上海创业投资,他们也要求上海金融业提供配套的个人金融服务。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经营领域的金融服务模式正日益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为了满足市场对跨区域金融服务的需求,中行上海市分行的尝试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在客户需求推动下,区域内各分行加强业务合作与协调,通过策略合作或在总行牵头下为重点客户提供全国服务。例如,上海中行与江苏、浙江中行从1998年开始多次开展三地的银行卡业务合作,中国银行总行1997年开始推行全国统一授信的信贷管理模式等。柯达、飞利浦、西门子、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成为中行跨区域金融合作的受益者。
  第二步是逐步实现业务处理平台的区域集中。跨区域的金融服务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来支撑,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客户信息的逻辑集中,跨区域金融业务平台是跨区域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前提。今年7月,中国银行华东信息中心落户上海,这一中心覆盖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五省一市,成为中国银行在华东地区的信息系统枢纽。该中心将与华北、华南、西南、西北中心构成中行在国内的五个数据平台,并且与海外建立的三大中心连接,形成辐射全球的客户信息网络。这就为中行提供跨区域金融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无独有偶,工行、花旗、汇丰等中外资银行也都在实施数据集中战略,并不约而同地选择上海作为其数据中心的所在地。
  第三步是对传统的行政划分布局进行战略调整,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而不是行政区划限制来配置银行的服务资源,建立起区域性的银行经营管理架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使得整个中国的商品流动、资源流动越来越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日益凸现。在这一大背景下,国有银行只有顺应大势,顺势而为,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自己的资源,改进自己的经营管理架构,才能够提高竞争力,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也许是中行上海市分行跨区域金融服务探索中最重要的启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