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1949年的44条公交线路351公里到如今的949条公交线路21935公里,53年来上海公共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消除了市民出行的空白点。按照规划,到2005年,上海人只要出门500米就能坐上公交车,只要一次换乘就能到达市中心的“零点”(人民广场)位置。
资料显示,1949年解放前夕,上海只有44条公交线路,总长度为351公里。经过53年的改造建设,目前申城的公交线路总数、车辆配备数,线路运营长度已创下三项“世界之最”。
上海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以市中心区棋盘型、内环线外放射型为主要特征的公交线网,并且通过车辆衔接和合理设站等措施不断缩短市民换乘的距离。
据介绍,随着公共交通网络的日臻完善,上海公交已从“乡乡通”发展为“村村通”,在市区只要有新村小区的地方都通上了公交车。而三条轨道交通线的相继投入运营,改变了上海公共客运的结构,地下、地面和高架全长65公里的轨道交通线,初步形成了“申”字型的轨道交通框架。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的公共客运交通最终将建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公路长途客运和客运枢纽体系的“三网一枢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为补充,市域交通与对外交通紧密衔接的枢纽型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尤其是在市区139个轨道交通车站中,大型换乘枢纽就将设置16个。按照专家设计,上海市民将来在市域级网络上到达市中心(人民广场)的时间不会超过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