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业服务全国辐射海外
在上海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经在上海蓬勃兴起,正在全面推进。日前,从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城市交通管理局获悉,到目前为止,美国UPS、联邦快递、德国邮政等全球最大的10家物流企业中的7家,已经入驻上海,英国P&O、美国总统轮船、新加坡海皇等全球最大的20家船公司已经全部在上海“登陆”,集港航、经贸和海关三者EDI为一体的亿通国际信息平台已经开通,上海陆上货物交易中心已经建成运行,上海物流业辐射海外和服务全国的功能正开始显现。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持续高速发展,为上海物流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2001年,上海市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4%,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建设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物流等三大物流园区是上海“十五”现代物流专项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市有关委办局和相关区县的全力推动下,三大物流园区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外高桥物流园区从构筑大口岸、大通关、大流通、大辐射的大物流发展体系出发,将逐步建设成以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区内物流和区外物流、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海运物流与空运物流并存且比例合理的集聚基地。目前,包括一批国际物流巨头和全球20大船公司的物流企业等400多家企业已经入驻。
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已开发建成占地22万平方米的一期货运区、占地38.5万平方米的海关监管仓库区和占地8万平方米的快递中心,吸引了数十家货代公司和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入驻。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初步确定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体,在强化陆上交易所的货运配载、交易功能的同时,发展公铁联运,努力建成上海陆路辐射长江三角洲和内陆省份的物流枢纽。目前,以未来岛为核心的首期1平方公里已经初具规模,园区内相关道路已经开工建设,江桥地块正式规划设计业已基本完成。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上海口岸处于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节点上,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推动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上海在建设城市宽带网的同时,还对港航、经贸和海关的EDI系统进行了资源整合,组建了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使上海目前从事国际海运的与港航相关的主要单证已经全部实现了“无纸化”。目前,正在推行集装箱出口装箱单的无纸化运作工程。今年1至10月,上海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今年全年有望突破800万箱。
现代物流业的兴起,还为上海带来了国际先进物流理念和管理经验,崛起了一大批实力强大的现代物流企业。今年以来,安吉物流通过和荷兰TNT物流公司合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汽车物流合资企业;大众交通利用品牌优势与日本第二大物流公司佐川急便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20位的住友商事合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城市配送物流合资企业。
为了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上海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正积极搭建物流政策平台;积极探索建立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初步研究确定了物流业的统计范畴和行业分类等参数;为了转变政府职能,培育中介组织,正在着手搭建物流行业协会框架;市有关部门还在抓紧物流技术标准编制,积极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