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听讲座去!”每逢星期六,三五知己结伴去上海图书馆听讲座,已成为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越来越多的市民热衷于以听讲座的方式,及时了解新的政策、新的信息,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致出现讲座入场券炙手可热的盛况。讲座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市民的素质在城市文明的发展中得到新提高。
存在源自于需求。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讲座根据广大市民的求知需求应运而生,这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已先后举办各类讲座700多场,听讲人次多达70万。
图书馆和讲座中心开办了很多包括再就业、住房改革、WTO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题系列讲座。其中“信息化知识系列讲座”侧重“生活中的信息化”,请专家讲解与百姓生活有关的信息家电、网络教育、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让听讲的百姓不再觉得“信息化”高深莫测距离遥远,而是充分领略和感受到信息化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快乐,因而讲座深受读者欢迎。随后,他们又与上海市法官协会联手举办“法律知识系列讲座”,请资深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前来索取讲座入场券的市民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烈。
随着城市文明的提升,城市的文化发展也逐渐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2000年下半年,上海图书馆邀请了金庸、余秋雨、陈逸飞、王安忆、莫言、吴敬琏等文化名人开讲“新世纪论坛”。讲座门票成了紧俏品,300个座位的会场常常“超编”。据悉,今年底上海图书馆还将开放讲座视听阅览室,读者可随时来“点播”想听的讲座;还将与各大专院校合作,整合全市讲座资源,并将其搬上互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就可坐在家里“听”讲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