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0多岁的张女士原是纺织厂的检验员,企业关门后,经过职校培训,当上了超市的收银员。42岁的王先生在厂里当了20多年的驾驶员,下岗后也在职业培训班中学会了电脑操作,当上了打字复印社的老板。近5年来,徐汇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先后出资2000多万元,使9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在培训中换了“手艺”。
针对“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状况,徐汇区政府为下岗人员办起了76所培训学校,不仅使他们重新有了工作岗位,而且还初步实现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跟着产业结构同步“转弯”的目标。为减少“二次下岗”的发生率,徐汇区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展开培训。前两年,培训大多数集中在家政、安保等一些传统产业项目上。这几年,随着该区现代服务业、科技产业的兴起,培训的重点又集中在中介咨询、计算机安装、现代轿车保养、营销等72项工种的技术培训上。田林社区培训班的负责人介绍说,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物流、理货等职业的签约率都很高,就逐年加大对新兴产业技术骨干、技术工人的培训。去年有30%的培训人员获得了轿车维修、电脑调试、网页制作等中高技术等级,今年,又有46%的培训人员升到了“中高”级别。沈女士下岗后,看到保险业红火,就到培训班上了课。3个月下来,沈女士凭着“结业证书”和学到的新“手艺”,进了一家保险公司,成了月收入3000多元的保险业务代理,她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45岁后会有这么好的事业,这么好的收入,变化会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