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必须紧追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潮流,努力吸引引领时代潮流、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结合的全球EMS著名企业前来申城投资落户。这是市外经贸委负责人透露的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又一新招数。
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是指电子产品品牌所有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并控制销售渠道,而将生产制造、物流和简单设计环节外包给生产厂商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潮流。其中,品牌所有者被称为EMS订货商,生产厂商被称为EMS生产商。在这里,EMS生产商已不再单纯从事制造业,而是将制造业和服务业揉合在一起。
去年,美国《商业周刊》评比“全球IT100强”,EMS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出现在世人面前。从1996年到2000年,全球EMS生产规模从590亿美元跃至1410亿美元,每年增长20%-25%,而同期全球电子行业年均增长仅7.5%。预计到2005年,全球EMS生产规模有望高达2030亿美元,年均增长28.5%,将远高于同期全球电子行业年均增长9.1%的速度。去年,全球排名前八位的EMS企业营业收入等于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全球前25名半导体厂商的营业总收入。
近年来,占全球EMS营业收入6成的五大巨头旭电、伟创力、森米纳-四海、天泓和捷普公司,正悄悄投资落户上海及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旭电、伟创力和捷普公司已在上海投资设立了一批EMS生产企业。上海因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集聚优势、综合成本优势、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辐射力、日趋完善的软硬环境,正成为世界EMS订货商和生产商的投资首选地之一。
EMS项目具有形成生产能力快、出口增量大、就业人数多、产值和税收可观等特点,对上海吸引外资、扩大出口意义重大。据悉,本市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闵行、青浦、嘉定、宝山和金山等区,将把吸引EMS项目作为吸引外资的重中之重和急中之急。为增强全球EMS著名企业来沪安营扎寨的吸引力,申城将着力提高加工贸易的管理效率,在实施“大通关”基础上,对EMS生产企业优先实施电子账册联网管理。在外汇管理方面,上海将积极探索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为诚信度高的企业提供方便。据悉,上述措施的推出和实施,将大大加快全球EMS著名企业投资落户申城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