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今天凌晨0时整,钟声悠悠,在灵鹫山顶响起,飘遍鹭岛,悠扬地向海峡对岸传去。在新年旧岁交替之际,数百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厦门日报读者和市民代表,聚集在海沧石室禅院,敲响古刹名寺祈福钟的108响,共同祈祷两岸和平,人民幸福,祖国繁荣昌盛。
这是由厦门市慈善总会、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功德会、厦门日报、海沧区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古刹除夕围炉夜赏烟花爆竹辞旧岁,海峡两岸爱心齐聚共叩祈福和平钟”活动。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台胞。
古人认为,除夕为一岁之末,是一年中阴气最衰的一天,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鞭炮、贴对联、击鼓撞钟,这一习俗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就一直延续着。昨晚,不少市民与家人吃过年夜饭后,便立即从鹭岛各个角落出发,汇聚在海沧石室禅院,人们净手共叩祈福和平钟,聆听新年钟声,感受不一样“年”味的春节。
提早半个小时,排队等待的人群,已沿着台阶排到了半山腰。祈福钟殿内灯火通明,高达5米,口径3米多的大钟上,刻着各一万个字体各异的“福”字和“寿”字,汇聚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体现了“福、寿”遍洒人间,寄托着“和谐社会、平安人生”的美好祝愿。
0时整,当烟花和礼炮竞相开放时,僧人代表和信众一起,敲响了牛年的第一响——其中就有台胞代表张琼月女士。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是特意留在厦门过年,专程来到海沧石室禅院来撞钟祈福,面对让人百感交集的2008年,她的愿望是:祈求天下无灾无难。(曾嫣艳 邵凌丰/文 姚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