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宝山劳动就业形成良性体系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17

  1998年以来,宝山区把解决劳动就业列为实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净增就业岗位、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特困托底机制等方面不断推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地区稳定。
  
  开发净增再就业岗位
  
  1998年,市场就业机制、企业减员增效机制方兴未艾。为此,宝山区成立了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并相继建立了十几个再就业服务中心和80多个再就业分中心,确保下岗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三年时间,分流下岗职工14604人,办理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9508人,拨出协保专项经费16000万元。
  随着劳动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2000年以来宝山区加大了岗位开发力度,三年净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2001年的首批4个“4050”招标项目,已发展到目前的112个项目,从业人员4399人,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1303个,从业人员12500余人.
  
  劳动用工信息全市联网
  
  全市劳动用工信息联网促进了向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全面过渡,使“市场主导、政府指导、网络调节、机构合作”的四位一体的社会化职业培训运作体系运作正常。1998年――2002年,宝山区12家培训入网单位和26家社会力量通过网络化实施再就业培训54709人,上岗35590人,培训就业率达65%。目前,宝山区已建成了劳动就业信息工作的三级网络:宝山专业人员职业介绍所,长江、泰和、月罗三个职介分所,16个乡镇、街道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有的职介所和社保中心都配备智能化设施,实现了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进行双向选择提供了方便。
  
  就业促进、失业保险齐头并进
  
  宝山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5年先后对68万求职者进行了指导,11万失业人员经过市场职业介绍、招工录用和政策安置实现了就业。对确实难以找到岗位的失业人员,宝山区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和托底保障工作。1998年至2002年,共发放失业保险金65万人次,金额18664万元;1997年到目前为止,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和双向承诺人员8322人,全部实现了保护性安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