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艺术节闪耀文化品牌魅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4

  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1月1日晚将隆重揭幕,积三年探索经验后,这一融国际性、经典性、艺术性和群众性于一体的盛大节庆,正以力求成为世界文化交汇大舞台的胸襟,吸纳着不同风格的艺术精品,努力创造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品牌。
  “大众品牌”营造满城欢快氛围
  以“走近人民大众”为响亮口号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将从剧场、广场到街头,以点、线、面连成立体结构,营造满城欢乐、万众参与的节日氛围。
  剧场内30万人次观众,仅仅是艺术节参与人群的一小部分。从艺术节开幕庆典开始,更为广大的参与者将涌向一个个户外的“热点”―――南京路新世纪广场上,艺术节“天天演”将吸引30多个中外艺术团体、千余位专业演员和数十万现场观众参与表演;
  今年的新创举“周周演”,将在浦东世纪广场和静安现代都市音乐广场同时铺开;南京路步行街各国艺术家开放式的行街表演,迎接市民游客参与;“外国艺术家下社区”,将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具有世界水准的节目;此外各区县、街道、社区的各种展演更是超过百场。国内外艺术家与市民同台,百姓在节日期间尽情歌唱美好生活,展现自我风采,将生动地体现出人民大众是艺术节的主人,服务人民、服务时代,始终是艺术节办节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流品质”显示海纳百川气度
  本届艺术节会聚经典一流和多元样式的艺术精品,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2台参演剧目中,外国参演部分超过上届,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体现了上海汇艺海百川、纳不同风格的博大艺术胸襟。
  经典一流的剧节目精品,诠释着艺术节的“含金量”,其中的“艺术流”现象更令人欣喜。今晚开幕演出,上海歌剧院以开放眼光“引”、“租”、“请”并用,在上海舞台首次拼装起世界歌剧经典之作《波西米亚人》;德国斯图加特爱乐乐团对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蝶恋花》情有独钟;美国编舞大师史蒂文森倾心为中芭打造《泪泉》;十几位国家一级演员则为六本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一同“流”到了上海。当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为艺术节划上美丽句号的时候,艺术节的“一流品质”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新作荟萃,显示艺术节的“集聚效应”。国家话剧院新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魏明伦新脱笔的川剧《好女人,坏女人》、山西莆剧院热得“烫手”的莆剧《土炕上的女人》及瞿小松乐坊音乐会《观》等纷纷亮相,表明发表首演剧目已成为艺术节的新强项。鼓励探索,则体现艺术节的包容度。悉尼舞蹈团现代舞剧《莎乐美》以奇特的形式包蕴丰厚人文精髓,台湾“云门舞集”现代舞《竹梦》、澳大利亚的“电子马戏表演”、“形体剧”等都是上海观众尚未一见的新样式,艺术节对其一并容纳,留给专业界和观众更多的评说、研讨空间,这也是艺术节向新、深、广度开掘的有益尝试。
  创“新风景”体现与时俱进品质
  本届艺术节在引进、制作节目的机制和办节方式上不断出新。艺术节中心参照国外著名艺术节运作方式,首次尝试用“委约制作”方式,组织5国艺术家合作打造大型浪漫歌舞《神魅巴黎秀》,提供了一个“艺术节制造”的节目看点。
  “澳大利亚文化周”在本届艺术节亮相,开创了艺术节搭台、整体推介一个国家文艺精品的先例。这一提升节目品质、开拓节目来源、凸显板块强势的做法,今后将延续下去。另外,节目交易会首设推介展演、“看货定样”模式,以及由“办节者论节”的“艺术节论坛”等,体现了艺术节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