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在普陀区私营企业协会的组织下,工商普陀分局局长给区内的私企老板们上了一堂党课。学员之一的新奇生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立娟说:“这次党课贴近私营经济,在新形势下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很受鼓舞。”其实,这样的“新鲜事”对于上海的许多私企老总们已是家常便饭,因为党建工作已在申城的私营经济中蔚然成风。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党支部牌子在越来越多的私企里挂了起来。
上海私营经济的发展可谓“阳光灿烂”,许多党员在日益壮大的私企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私企党建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在上海的各类私企中,已经建立了3个党委、20个党总支和2100多个支部。同时各区县、乡镇党委积极完善党的组织体制,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构建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不断扩大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工作覆盖面。
党支部为私企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在推进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确立了党组织的地位,提高了自身的威信。凯泉集团党支部拿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企业五年发展规划”;华盛制刷有限公司的党支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工作抓手和载体,文明科室、先进班组、优秀个人的评选让企业充满活力。事实证明,在私企建党组织并不是“多了一个婆婆”,而是让私企的成长“多了一个依靠”。
私企党组织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非公经济组织中群众工作的新路子。长征镇星云经济区有私营企业2000多家,在各私企党支部的建议和参与下,由镇党委出面,组织劳动部门、私营业主代表和联合工会代表组成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集体协商会议。看着手中的一纸合同从无到有,条款由少变多,广大职工都把党支部当成了“主心骨”。华明电力的党支部把组织生活中反映出的企业问题及时反馈给董事会,解决了生产浪费和重复劳动等瓶颈问题。在各级党组织的推动下,私企党支部还积极参与上海市“非公经济外地员工医疗互助基金”的建立……党支部拉近了老板与员工的距离,成为企业内部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