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2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城市市长、企业家论坛10月18日在杭州开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韩国前副总理赵淳、苏浙地区的20位市长,以及来自美、日、英、德等国200多位国内外重量级人物云集论坛。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等作主题发言。
上海和苏、浙诸城市达成共识:探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合作,应该置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之下,而这其中,政府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信息化浪潮已经让“地球村”、“无国界交往”不再成为空想,传统的政府作用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广泛深刻的变革。
上海市副市长姜斯宪说,上海一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政府职能。总体上看,政府正加快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指挥者、命令者、包办者,向服务者、仲裁者、协调者转变。上海在短短10年内,妥善分流安置了100万下岗职工,平稳动迁100万旧区居民,无不体现政府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因而,政府要坚定不移地积极行政,努力发挥政治优势和后发优势。
各市市长均认为,要做“强势政府”,不是包办一切,政府也不能靠垄断和直接配置资源来取得强势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应该也无法取代。政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上海为例,上海实业集团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整个过程就是与中介机构一起合作,完全是按市场规则运作。政府应当是“亲市场”的,今后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要尽量缩小,市场能配置调节的,原则上政府不再分配;必须由政府配置的资源,如岸线、滩涂等不可再生资源以及政府采购、进出口配额等,可以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尽可能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分配。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一直强调,上海市和兄弟省市既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支持、推动和参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走共同繁荣的道路;又要尊重市场和企业为主体的客观规律,顺应国际经济分工和产业转移趋势,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做大共同点,缩小差异点。一直以来,对于本地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跨越行政区划有效地实施兼并、重组和流动,上海政府始终“乐见其成”。据悉,此次在杭州召开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是继1999年由汪道涵先生倡导、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会议之后的第二次会议。论坛吸引了上海联华、上海大众交通、上海复星集团等企业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