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过近五年的共同探索,一个适合于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的工资集体协商新机制已经初步建立。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目前本市已有865家三资企业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19个区县中有101个街道、乡镇、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开展了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私营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数已达8000余家,109家自主决定工资的国有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工作。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探索,本市是1998年开始的。当年,市总工会要求在10%的已签集体合同的三资企业中进行试点,还规定凡申请工资自主决定的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到2001年,市总工会把范围扩大到50%的企业;今年,计划扩大到85%的企业,并要求凡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对本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及分配形式须通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以确定。
在这几年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市总工会始终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已联合下发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等四个文件,对本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市总工会还会同劳动部门一起采取由上级工会与区域或行业的企业代表先协商签订区域或行业的工资协议,再通过与单个业主进行二次协商的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产业(行业)性集体协商的新机制。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26家主要产业已建立了产业集体协商制度,覆盖职工达200多万人;19个区县和232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也相继建立了三方协商机制。
在一些规模较小的行业中也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如威海路汽配联合工会前不久与企业方代表经过协商,双方签订了工资协议,此协议明确规定对威海路及周边地区经营汽配业务的所有企业及全体职工都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