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州:元宵节到南后街看绝活去(图)

来自:东南快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53

要问春节哪最热闹,最有年味,非刚刚开门迎客的南后街莫属。

  南后街现在的迷人,不仅在于它修复后的魅力重现,而且一些百年老铺,纷纷搭台现场吆喝买卖。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世代做花灯的老艺人也纷纷重出江湖,砸圈,糊灯,现做现卖,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

  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些花灯艺人将持续在南后街摆摊现场制作,有对花灯艺术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去学习观摩。

  走马灯

  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20来位小孩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50多岁的花灯艺人周永健师傅,手持半人多高的花灯架子,时而粘胶,时而劈竹。不时有路人好奇地询问,周师傅努努嘴说:"别问话,悄悄看。"

  仔细看一下周师傅制作花灯的过程,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或用丝绸取代。通电灯以后,纸轮辐转 ,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景移的影像,很神奇。走马灯制作工艺很复杂,费时大半个月出一盏。

  送子灯

  观音送子灯:头年结婚的新妇,由娘家和内亲送来观音送子灯。

  “桔灯”:夫妻结婚后第二年,如果还没有生孩子,就送桔灯过去,福州话谐音“急等”。

  “孩儿盆”:到了第三个年头,如果还没生孩子,娘家人送“孩儿盆”,寓意多子多福。

  也是50多岁的刘培燊师傅说,他们家做了近百年的花灯,以前都是批发,今年赶回热闹,租摊位来卖,送子灯一般是娘家人送给出嫁未生的女儿,老乡俗了。

  送子灯也分好多种,刘大叔做的大约有三种,一种是观音送子灯,一种是桔灯,还有一种是叫做“孩儿盆”。观音送子灯是灯中有一个慈善的观音,牵着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而桔灯故名思议就是桔子灯,还有“孩儿盆”是花灯里面,坐一个胖乎乎笑呵呵的男孩。

  莲花灯

  佛教各种灯种之一,原为观音专用,为佛光普照,现在人过节点燃莲花灯,多为保佑平安。

  在所有的花灯里面,莲花灯是最好做的,一般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DIY。

  多年从事花灯生意的谢善霖师傅说,他们家的莲花灯特色在于折子弄得很细,看起来莲花就像刚出水的一样红润。

  莲花上的纸片,是用桃花纸片一片一片地粘上去,然后粘在事先做好的竹夹子上,用纸片剪两片叶子粘上去,里面安灯通电,一切就都OK了。(记者 孔丽/文 林朝阳 实习生 郑海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