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轻工行业大幅度改革产权制度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4

  大幅度的产权制度改革正在上海轻工行业中进行,轻工(控股)集团日前传出喜讯,这个原来上海工业系统中的下岗大户,现在竟成了净增岗位的大户:一家又一家充满活力的民营化中小企业相继崛起,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就业岗位“大买家”。今年以来,上海轻工已净增就业岗位7000余个。
  “搞活一家企业,至少可以让几十个工人拥有就业岗位。”轻工集团的有关人士感慨良多。随着申城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轻工行业中不少传统企业难以为继,大批职工面临下岗。如何在发展与就业之间寻找到平衡?反思中,中小企业民营化改制带来的新气象让人们看到新的出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使轻工行业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再度焕发活力,从而保住和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改革和振兴企业是就业之本。民营化改制使得轻工行业很多一度濒临破产的企业,走上“产权改革―企业发展―创造岗位”的良性轨道。上海高压容器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大胆引入民营资本、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后,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倍,这家曾经困难重重的企业重新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目前已新增加了270多个工人上岗就业。
  轻工集团还尝试把一些具有发展前途的科技型产品或研究部门从困难重重的老企业中“剥离”出来,组建成一个个多元投资和民营机制的科技型小企业,看似每个企业解决的人不多,但聚沙成塔,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又一支生力军。轻工集团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原来上海协昌有限公司研究所转制而来的协昌霍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不但从原来的企业中带走了90人,还重新吸纳社会下岗人员35人;上海冠生园天厨食品有限公司剥离出来的素味鲜产品,改制新建了上海素易鲜食品有限公司,一举为社会新增65个就业岗位。而在白猫集团科研技术中心的专用化学洗涤产品基础上诞生的白猫专用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其中38个是为社会新增的……
  在小企业转制发展的过程中,扶持再就业带头人实现“创业梦”,成为上海轻工的一大着力点。家化集团的制罐厂在改制过程中,悉心扶助再就业带头人,相继成立5个单体,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其中,仅新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芳芳日化有限公司,就解决了158人就业。据悉,轻工集团已举行了四届创业培训班,200多名学员中60%成为个体、民营、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再就业带头人。在首期培训班学员中,有57人成功实现了“小老板”梦,吸纳下岗人员1700多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