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上海市民办教育10年形成三方面优势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47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民办学校和公立转制学校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对教育需求的产物,现已成为上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10年的探索,民办、转制学校在探索办学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和改革所体现出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社会做贡献。上海的民办学校和转制学校的产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同时也缓解了中小学的入学高峰,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民办学校有一个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帮助改变薄弱学校的任务。这些学校(包括高中民办学校)生源不一定好,但是因为下大力气抓教育质量,每年的毕业生升学情况较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正逐渐为社会所认可。
  2、办学机制灵活。民办、转制学校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主要体现在人事权、分配权、教学改革权等方面。大家一致认为,民办、转制学校由于有校董事会等机构,同时校长也有权招聘和解聘教师,教职工“有进有出”,人事方面就活了起来;此外,学校可根据社会、家长和学校自身需要,自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校课程的开发。此外,这些学校的机构比较精简,整个学校管理较为有效。
  3、逐步独立运营。徐汇区世界外国语中学、长宁区省吾高中、浦东新区金苹果学校和普陀区新黄浦实验学校等学校,在市、区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下,经过多年摸索,目前民办和转制学校能基本保持收支平衡,多余部分基本上投入到学校建设和改造中,独立营运性正在逐步加强。
  10年的办学探索,还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老化、自主办学需完善、投资回报、资产需进一步明晰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