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近年来,崇明县有关部门通过帮助农民建立各种协会,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该县已建立7个县级农业协会和一批乡镇级分会,共吸收会员1000多名,覆盖全县14个乡镇、80%以上的种养业大户和农产品营销大户、9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农业协会利用自身技术、信息等优势,引导会员组织规模化生产,推进了崇明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据统计,2001年河蟹协会会员年养蟹面积达22万亩,占全县河蟹养殖面积的73%。其中岛内蟹种养殖面积24500亩,占岛内养殖面积的60%;岛外商品蟹养殖面积16万亩,占岛外养殖面积的80%;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年产蟹种700吨、商品蟹3240吨,产值4.2亿元,分别占全县河蟹总产量、总产值的68%和70%。中兴镇花菜协会引导农民改良花菜品种,帮助农户实施多茬模式种植,2001年全镇花菜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还带动了向化镇、陈家镇等镇的花菜种植,使崇明县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花菜种植基地。堡镇小洋村茭白协会会员种植茭白2000亩,亩产值达1500多元。
农业协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使更多的农产品通过协会快速转化为商品。县农副产品运销协会在县内外设立了20多个营销网点,与市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打出了崇明特色农产品品牌,使崇明花菜、金瓜、早冬瓜、绿芦笋、红梗芋艿、糯玉米等特色产品在上海市场成为热销产品。协会还成立了农副产品运销队,2001年运销各类农产品6万多吨。绿华农产品营销服务中心协会走出海岛,联系市场,寻找商家,多次在苏北市场召开柑桔销售座谈会、业务垦谈会、产品推介会,吸引山东、江苏、安徽等客商慕名而来。
农业协会为会员提供多种服务,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花菜协会切实抓好花菜的引种、制种、规划布局等工作,搞好花菜市场销售服务,使崇明花菜在全国打开了销路,形成了品牌。河蟹协会开展信息、技术等服务,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和及时传递河蟹市场、价格和资源等信息;组织会员学习交流,使会员之间取长补短,吸取有益经验,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同时搞好养蟹户在岛外养蟹的协调工作,联系解决需要当地政府处理的问题。农副产品运销协会通过为会员协调解决优先过江等服务,促进了本县农产品营销队伍的发展壮大。运销协会会员从1999年7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80多人,其中100多人常驻上海市区负责销售。
农业协会凝聚了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企业,既发展壮大了自己又带动了农民致富。花菜、茭白及花卉苗木的种植,都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农产品加工出口产业的发展,还使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转移,2001年在农业加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5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