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9月1日至3日,本市连续3天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9月4日开始,阵阵海风吹散了申城的暑气,日最高气温已由月初的36.4℃降至32℃左右。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台长姚志展说,今夏本市的酷暑“高峰”已经过去,即使再出现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也不会长,气温变化总的趋势是走“下降通道”。
迄今为止,今夏上海的高温日累计已达18天,其中6月有2天、7月8天、8月5天、9月3天。与往年相比,今年申城盛夏期间的天气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是高温天气来得早、去得晚。以往6月上中旬是申城春夏过渡时期,而今年6月10日,高温天气早早来到,最高气温达35.1℃,与往年相比提前了约半个月;按一般气候规律,8月下旬至9月初本市的气温开始走“下坡”了,今年却一反常态,从8月22日至9月3日的11天中,共出现了7个高温日,尤其是8月23日测得的最高气温达38.8℃,为今年气温最高值,这在本市以前的气象记录中是不多见的。其次是进入立秋节气后,本市出现了一段“低温凉夏”天气。资料显示,8月8日至8月17日这10天中,本市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1.6℃,平均气温仅为24.6℃,与历史同期相比约低3℃。再者是截至9月3日,本市的高温天数已达18天,虽然这在申城100多年的气象记录中不占鳌头,但与常年平均情况相比却明显偏多。
时令已到了9月,据气候资料分析,9月份上海地区逐渐进入早秋季节,据资料统计,上海平均入秋时间为9月26日。从大气环流分析,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本市的气温也呈下降趋势,本市9月份平均气温为23.2℃,比8月份下降4℃以上,夜凉昼热的特点更为明显。气象专家提醒市民,9月份仍是台风(或热带风暴)、强对流天气和大范围暴雨侵袭申城的重要时期,对于防汛工作来说不能放松警惕。市民切记:汛期未过,防汛莫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