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典当业寻求连锁
在浦西的典当行典当,可在浦东的典当行赎回,这在目前还不可想象的事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现实。在日前召开的典当业发展研讨会上,华联、天源、天宝三家同属华联集团的典当行明确提出,要发展典当业连锁经营。
行业迎来新生机
作为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行业,典当业一度被认为是金融行业而由人民银行监管。前几年,人民银行强化监管,提高门槛,全国典当行数量从最高峰的3100家下降到1100家。两年前,典当行划归国家经贸委归口管理,被取消金融机构资格,视为特殊的工商企业。虽然目前要开设一家典当行的门店或者分支机构仍然要由国家经贸委审批,但未来几年典当行绝对数量的增长已是大势所趋。圈内人士预计,再过两三年,典当行肯定要增长一倍。
有意思的是,10年前成立的上海典当行因为一度被视为金融企业,而被分拆成华联、天宝和天源三家典当行,如今随着典当业的重新定位,三家人家又欲资产重组,成立一家以华联品牌为核心的连锁典当企业。
发展连锁是趋势
对于华联、天宝、天源三家典当行而言,及时归并重组是市场本身的要求。同属华联集团资产托管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三家典当行去年的典当额达到了3个亿,占到了整个上海典当业市场份额的40%。今年将超出3.5亿元。
然而,在总共开业的16家典当行中虽属龙头企业,三家典当行却面临着分散经营、各自资本金有限的共同难题。几个月前成立的上海东方典当行资本金达到了5000万元,是国内投资额最大的典当企业,显示出极强的竞争势头。而华联集团属下的三家典当行却还在各自为战,在一家当的东西,不能到另一家赎回,顾客感到不方便;而三家典当行的资金也没法集中调度和使用,更别说估价师等专门人才的统一调配了。天宝典当行经理周志平感叹道,要是能连锁起来,资金、人才都可统一使用,那管理成本会大大降低。最重要的还能树立典当企业的品牌。
美国是当今全球典当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共有典当行1.5万家,贷款总额高达90亿美元。其扩大市场规模的做法就是连锁。一家名叫美国国际典当有限公司的企业,连锁典当行不但分布在美国国内,而且在英国、瑞典也设有分支机构,每年放款额最高达4.4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海整个典当业每年的放贷额不过7.5亿元左右。
拾遗补缺现商机
有人认为,随着银行贷款门槛的降低,典当行根本不可能与银行同台竞争。然而,典当业人士认为,目前典当业与银行重复的业务只占极小部分,典当行经营的是银行不可能做的事。典当的起点只有100元,还具有即时付款的特点,顾客把黄金、钻戒、红木家具等制品拿到银行去,肯定没人理他,而这正是典当行质押的主要物品。
人们对典当行疑虑的另一因素是收费问题,每月4.5%的综合费率不可谓不高。但典当专家解释说,向典当行借钱都是为了“掉头寸”,急用即还,没有谁会借钱三个月以上的。华联典当行经理吴贤达说,该行推出的典当最短时限是5天。试想,如果一下子有急用而来借1万元,5天后还,顾客只要花费70元钱左右,大多数急需用钱的人都能承受。以此看,典当业发展前景仍然令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