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民企投资新态势 当年禁区今成热点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4

  就要开学了,你是否注意到身边出现了不少新学校?金苹果双语学校、中侨学院……你是否知道,其背后的支持者是活跃的民间资本?
  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前的各种“禁区”相继向民间资本开放。来自上海市工商部门的消息:除金融、采掘以及国家明令禁止进入的行业外,民间资本进军新领域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建、交通、环保、医疗机构、生态农业、影视节目制作、书店、大型制造业等新领域,都有民营企业的弄潮儿。
  
“福禧”买断沪杭高速经营权
  城市建设的最大问题是资本,但一旦激活民间投资,此事便“柳暗花明”了。今年3月,民营企业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32亿元买断了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经营权,突破了投资“禁区”。随后,通过信托这一理财方式,上海的一大批个人资本流入了外环线隧道项目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专家指出,投资基础设施虽然投入大,但回报比较稳定,民间资本在城建领域的投资力度将大大增强。
  
“均瑶”参股民航梦想成真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参股东航武汉有限公司近来成为轰动性新闻。王均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在民航业中从事包机业务已有十一年,以前一直在民航外围转,只有这一次,才真正进入航空核心。据悉,不少民企受此启发,又开始在打投资铁路的主意。虽然目前中国市场上不少产品过剩,但铁路的客票和车皮却是例外。铁路的短缺源于投资渠道单一和数量不足,因此如何拓宽渠道吸引各种所有制的资本进入,是中国铁路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所以将来民间资本参股铁路运营也不是不可能。
  
“友联”抢盘污水处理项目
  环保产业已成为各种资本争夺的目标,在可降解材料生产、废油脂深加工、降噪隔声设备、车辆楼宇清洗、渣土运输等新兴的环保及相关产业中,民营企业已占绝对优势。但是参与大型环保项目的投资,以往民间资本少之又少。现在,民间资本占85%的上海友联联合体在竹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境内投资人招商中竞标成功,取得了这项本市最大污水处理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将负责此项目的融资、建设以及20年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管理。“十五”
  期间,本市的环保投入总“盘子”将达到800-900亿元,这么多的资金哪里来?除了政府投入,民间资本无疑将成为一支生力军。
  
医疗市场:民企竞折腰
  据统计,目前中国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31美元,而美国年人均医疗消费4090美元,德国2339美元。在美国,医疗消费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4%。以中国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89404亿元计算,只要医疗消费能占到10%,就是8900亿元。市场前景太诱人,引民间资本竞折腰。除了为数不少的私人诊所,上海陆续出现了民营医院,先是博爱医院,再是仁爱医院,和睦家医院也正在大兴土木中。连致达集团也开始进军医疗业,一家主治糖尿病的“瑞星医院”将出现在中山南路小木桥路一带。
  
生态农业=“绿色银行”
  1997年,上海没有一家私营企业从事第一产业。这倒不是因为对民间资本有所限制,而是投入回报令人不甚满意。现在,投身生态农业的民间资本跃跃欲试。种植苗木好比开“绿色银行”,年限越长越值价,而且不会折旧,譬如种植香樟,本钱7元,3年以后长到4厘米,身价起码有12元,3年期的利润率起码在40%以上。投资生态农业还可以滋生出许多收益不错的副业,譬如观光农业、休闲健身业等等,难怪晨兴公司、东方瑞基公司等民企对投资生态农业信心十足。
  
影视节目多少“民间制造”
  “民间制造”的电视剧如今在电视剧播出比例高达50%以上。业内人士透露,除了电视台和电影集团下属正规电视制作公司,90%或多或少都渗入了“民间色彩”。一部电视剧往往由一家“国营”电视公司和数家民营机构共同出品,这些以“文化公司”和“广告公司”为名义的民营电视公司提供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绝大部分的资金、人才和节目。在上海,至少有300多家类似公司组成电视剧市场中的生力军。
  
民营连锁书店街头争门面
  席殊、明君、季风等民营连锁书店在街头争夺上佳门面,思考乐在美罗城成功开设6500平方超大面积的书店后又连续开设了两家连锁店,对“龙头老大”新华书店构成了“抢、逼、围”态势。民间资本是很有理由冲击本土的图书销售业的,因为欧美国家一年人均消费图书3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也有100美元,而中国目前平均不足10美元。
  
私企跻身电梯制造业
  以前大型制造业因为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民间资本很少涉足,私营企业少之又少,随着私营企业实力的壮大,民间资本纷纷前来敲击大型制造业的大门。民营企业昌华电梯公司就获得了建设部电梯生产许可证,与外企、国企展开了竞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