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报请国务院同意,将“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所有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名“中国丹霞”为2009年中国唯一一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包括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作为这一系列申报项目的成员共同获得提名。这意味着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丹霞”终于拿到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
泰宁作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的发起单位与首批组合成员之一,将实现该县“申遗”项目的历史突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促进极大的发展,成为该县距世界地质公园后的又一巨大的无形资产。
价值:“中国丹霞”申遗不可或缺的一环
根据国际国内专家的建议,“中国丹霞”申遗项目是以丹霞地貌的演化阶段作为系列申报的成员单位将以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四个丹霞演化阶段进行划分。
泰宁提名地之所以成为其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一环,就是因为泰宁提名地是系列提名中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其峡谷幽深、洞穴奇特、山水秀丽和生态原始构成最美的中国丹霞景观之一。
专家考察后发现,在整个泰宁提名地范围内,400多条深切峡谷群构成了独具一格的网状谷地,峡谷的密度、深切曲流的曲度和峡谷生态的原始性为其他丹霞地貌区中所罕见,而丹霞岩槽、洞穴数量之多、洞穴群规模之大、洞穴造型和组合之奇特以及洞穴的可观赏性也极其少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而源于泰宁历史上良好的传统保护,提名地范围成为珍稀濒临灭绝的长叶榧树、铁皮石斛、闽楠的庇护地;纵横的沟谷,陡峭的山体,众多的洞穴,则成为许多珍稀猛禽的乐园。
因此,国际国内专家一致确认,泰宁为系列提名地中中国亚热带湿润区发育到青年期的山原(平台)-峡谷组合式丹霞的唯一代表,在“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vii、viii、ix、x四条标准。IUCN专家保罗?丁沃评价道:“泰宁是丹霞地貌演化最年轻阶段的奇妙实例,无愧为丹霞世界遗产的提名地”。
信心:“案头工作”完备扎实
申报材料是申遗项目向联合国递交的最重要的凭据。为此,泰宁县积极争取外智援助,选准申遗专家,以福建省地调院、厦门大学、福建省规划研究院等作为文本编写单位,与中科院植物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地矿所等开展了实质性合作,聘请了10余位科学顾问。
为了取得泰宁提名地基础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各科研院校的十余批专家队伍先后进驻泰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调查,全面完成了山林资源、名木古树、典型地质景观的普查,研发了GIS信息系统,开展了遗产项目的监测分析。
在完成考察后,专家们筛选确定了一批申遗课题并进行攻关,取得了“山原型峡谷”、“壁龛式洞穴”等一批地质研究成果,并发现了闽楠、长叶榧、喜树属于泰宁原生地或存有数量较多的珍稀物种群落,从而确立了泰宁提名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其在系列提名中的不可替代性与唯一性。
分文本是泰宁申报材料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其内容完整,表述精确,泰宁县特地委托福建省地调院编制,八易其稿并完成了英文翻译。同时,泰宁县还精心向综合文本提供核心资料,争取到了泰宁在综合文本中的应有位置。
两年来,泰宁根据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和联合申遗办部署,以科研扎实、成果丰富的工作基础,得到普遍的认可。在国内专家初评中,泰宁申报工作名列前茅、科学研究成果成为范例、景区建设管理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对象。
在编写申遗材料过程中,泰宁县还积极争取国际、国内专家支持援助。去年,张宗祜院士等14位著名学者联名向建设部推荐泰宁申遗,我国著名世界遗产专家梁永宁教授实地考察与辅导泰宁申遗,起了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
而德国的易德、英国的克里斯?伍德、新西兰的保罗?丁沃、荷兰的弗朗士?休顿、美国的柯斯盖?蒂姆等国际IUCN专家来泰宁考察,他们对泰宁高度评价、热情推荐,提交了极有份量的考察报告,为泰宁丹霞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支撑:2亿投资服务申遗
泰宁世界遗产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申遗”的下一个关键环节是迎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检查验收。
“要得到一个好的评估结果,进一步巩固提名地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泰宁县有关部门从开始准备申遗起就对提名地展开环境综合整治。
保持景区的原生态是泰宁县最先着眼的地方。这个县从提升景区硬件入手,完成了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和定点定位工作,气象、大气等监测设施也已经建设完成,水文监测站开始施工,数字景区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为了让游客在游览的时候能更好了解地质知识,该县还加强了导示系统建设。着手建设自然博物馆,4D影院破土动工,地质馆、生态馆设计接近尾声;新开发了寨下大峡谷二期、李家岩、沁洋川三个科考景区,完成了提名地界碑、界桩安装,景区公共导引标识、珍稀植物、地质生物解说标识的制作,投资建设了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游客中心,景区游览环境进一步升级优化。
在整治过程中,为了让一些项目给申遗让路,泰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召开专项整治现场办公会20余批次,重点抓好景区周边村的新农村建设,金湖、寨下大峡谷等景区游览沿线的商业摊点整治,搬迁、拆除与景观不协调建筑、破坏生态环境村庄。
据统计,申遗以来,泰宁已完成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了1个旅游集散中心、3个游客中心、3条科考线路、1000多块导引解说标识、10余座景区公厕、10000平方米停车场、一批环保游船(艇)、一座污水处理厂,搬迁了2个景区村,1个造船厂,拆除了违章建筑数千平方米。一个风景优美、设施优良、管理规范,与世界遗产逐步接轨的风景区不断向世人展示其新风采。
专家评价
IUCN专家克里斯?伍德:“泰宁独特的丹霞地貌,秀美的自然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泰宁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对地质遗迹的保护成效非常明显,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也很得当,应该说泰宁在同类地质公园中是最好的,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IUCN专家保罗?丁沃:“泰宁是丹霞地貌演化最年轻阶段的奇妙实例,无愧为丹霞世界遗产的提名地”。
IUCN专家蒂姆?柯斯盖:泰宁丹霞的价值是杰出的、独特的、世界级的。泰宁在几个丹霞公园中做的工作是非常超前的,它的提名在我心目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弗朗士?休顿:“泰宁拥有丰富的、让人难以置信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要求,它给我留下了深刻、永久的印象。”
中国申遗专家梁永宁:“泰宁属于丹霞地貌第一个的青年期代表,具有其他丹霞地貌不可替代的优势,或者说,泰宁丹霞地貌在申报中不可缺少,少了泰宁丹霞地貌的话,那丹霞地貌就不完整,没有一整套的演变过程。”
联合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基础科研扎实、生态保护优良、各级领导重视、全县群众参与是泰宁申遗的显著特色且走在前列,是值得借鉴推广的‘泰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