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经济发展还需构建两个平台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35

  ●因为存在“一高”(人均GDP全国最高)与“一多”(城市人口全国最多),上海有必要构建两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其一,就是像北京中关村那样的高科技平台;其二,就是像珠三角和江浙两省那样的就业平台
  ●决意冒险创新的人通常是暂时缺乏金钱的人,为此,上海就必须为创新者提供一种更加自由的企业制度,以便使他们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开办自己的创新企业
  ●在未来的5年中,中国的汽车销量可高达5200多万辆,只要上海能够深化汽车产业的分工,从而在未来的汽车市场获得1/3左右的份额,那么上海就将创造出一个巨大无比的就业平台
  最近10多年来,上海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是,与国内其他城市与地区相比,我们还有必要构建两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其一,就是像北京中关村那样的高科技平台;其二,就是像珠三角和江浙两省那样的就业平台。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建立这样两个平台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从上海城市的特征说起。从全国的角度看,如果要对上海的城市特征做一个最简单的概括,那么大致可以界定为“一高”与“一多”:“一高”指的是上海的人均GDP全国最高;“一多”指的是上海的城市人口全国最多。
  人均GDP全国最高,意味着上海经济活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全国最高的,为了化解高工资所带来的城市竞争力下降,就必须发展技术与知识密集的,当然也是附加值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借以冲销高工资给城市竞争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此,就应当创造一个能够让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与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平台。人口全国最多,意味着上海在提升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将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缓解这样的压力,上海不仅需要一个高科技平台,而且还需要一个有利于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就业平台。
  根据国内外经验,一个高科技平台的崛起,大致需要以下几个因素的支持:
  第一,需要供给充足的知识存量与流量,它们通常是通过大学的规模集聚来满足的。上海有世界著名的商业一条街、甚至是几条街,也有中外闻名的餐饮一条街,但就是没有类似于北京中关村那样的大学城,更不用说美国加州硅谷那样的大学城了。因此,在最近10多年的发展中,总是缺少那种能够把存量与流量形态的知识集聚起来的载体。我们如若不再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很可能落在他人之后。
  第二,高科技产业是有风险的,并且这种风险是不可能通过衍生金融市场的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把它卖掉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导入风险投资机制。然而上海今天缺的恰好是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机制。从逻辑上讲,风险投资基金的匮乏,除了金融管制过严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集中起来的知识存量与流量,从而导致风险投资较高的搜寻成本与较低的成功概率。
  第三,极低的进入成本。根据一般的规律,决意冒险创新的人通常是暂时缺乏金钱的人。基于这样的判断,为使创新活跃,就必须大幅度地降低创新者进入市场的成本和费用。这种成本不仅包括金钱的,而且也包括时间的。为此,上海就必须为创新者提供一种更加自由的企业制度,以便使他们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开办自己的创新企业。
  由此可见,我们要想构筑一个高科技产业平台,就应当尽可能地把知识要素加以地理上的集中,以便通过降低其交流的成本来促进知识流量(也就是发明创造)的生产;与此同时,还应当尽快地深化金融体制与企业制度的创新,以便为风险投资的运作与知识分子的创新活动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至于充分就业平台,最近几年来上海已经提出通过发展都市型产业来缓解产业结构调整与工资成本提高所产生的就业问题。但是从国际经验来看,都市型产业所能吸收的就业是有限的。那么什么样的产业可以为上海创造一个规模巨大的就业平台呢?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就业平台最大的首先要数汽车产业。
  略作分析便可知,就需求而言,中国必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未来的5年中,中国的汽车销量可高达5200多万辆,仅汽车产业在未来几年中就具有创造5万亿元以上产出的能力。根据国际经验,在整个汽车消费过程中,用于汽车购买的费用支出与汽车使用的费用支出大致为1比1,那么由汽车产业带来的总产出可增加到10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市场,不仅都市型产业的需求无法与之相比,就连目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手机与计算机制造业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再从供给的角度看,汽车是现代工业体系的一种集合,它的产业链之长,是任何其他的产业均无法与之相比的。所以它也具有广阔的分工空间,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在日本,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产业的分工一直可以从像丰田这样的大公司延伸到仅仅生产汽车零配件上的螺丝钉或弹簧片的个体户,也就是日本人自己所说的阿西们。因此,只要上海能够深化汽车产业的分工,能够像日本的汽车公司那样,一直把汽车产业的分工延伸到个体制造业者,从而在未来的10万亿元汽车市场份额中获得1/3左右的份额,那么上海就将创造出一个巨大无比的就业平台。
  打个形象点的比方,高科技和充分就业这两个平台,就像天和地。只有在这两个平台形成的天地之间,上海以金融和贸易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才能获得无限的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