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正当一大批来自上海以外的白领阶层热衷于学习沪语时,上海的公安交巡警部门最近规定,交巡警在执法活动中必须讲普通话,不准对外地人讲上海话,即使执法对象是本地人,至少讲的第一句话也应该是普通话。这个不显眼的规定,意义非同寻常。
随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个地方的方言也会逐步显得重要。多学一点当地方言,对于更方便地融入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沪语培训热的兴起,正是客观现实需要的反映。
但是,一种区域性的地方语言的使用决不能成为社会交往和经济发展的障碍。不能因为对方不会讲上海话,就在政策上有所区别,在生活中产生歧视,在感情上制造隔阂。人为地给不会讲上海话的人增加压力,有意无意地逼着那些人去“补习”讲上海话,只会给那些外来的投资者增加创业的成本,这与海纳百川、中西兼蓄的大都市的品质与胸怀是格格不入的。
上海要发展,太需要各类人才和大量资金了。上海的魅力,全在于她对世界上(当然包括全国各地)任何一位到访者都具有深深的尊敬及亲和力。你想学上海话,那当然欢迎;但你不会上海话,一样会得到厚爱。如果确实还有相当多的人尚未学会讲上海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上海人首先主动地不讲上海话,而是使用通用的普通话和英语。
上海交巡警现在作出了“上海人先不讲上海话”的规定,事情虽小,却开风气之先,影响非同一般。如果把此项规定的功效辐射到经济生活领域中去,进一步确立使用普通话和英语才是建设国际大都市要件的观念,那么,创造了许多奇迹的五湖四海精英们一定会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