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今年内,本市第一个大型废品分拣场将启用,被列入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废品回收利用分拣场18日向社会招标建设经营者。废品回收利用采用市场化公开竞标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统计,全市一年的废品产生量达240万吨左右,而废品回收站仅有几百家。回收的渠道更是杂乱无序,国有供销社逐渐萎缩,个体、民营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外来“游击队”则包揽了大部分份额。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2万多名外来无证人员穿街走巷,上门收购废旧物品,由此带来的是短斤缺两、环境污染和不安全感,对此,市民意见纷纷。
对可利用的废品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事关环境和社会效益,市政府决定将建立覆盖全市的回收、交投、分拣和加工利用相连接的废品回收利用网络,以回收废纸、废玻璃、废旧塑料、生活型废旧金属、废橡胶以及旧家电、旧家具等,并面向居民,逐步做到一次上门,多项回收,回收价格视市场供求确定。
据了解,“十五”期间,全市将在外环线以外规划建造5个30000平方米以上的废品分拣场,在每个街道建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交投站,目前长宁、卢湾和普陀三个试点区已建立了23个社区废品回收利用交投站,明年在全市推开。与此同时,市商委会同市规划局已在闵行、青浦、宝山、嘉定、金山等区初步选择了5个分拣场候选点,建设经营分拣场的企业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