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卢浦大桥“世界第一拱”合龙在即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35

  浦西浦东拱肋同时向江中进发,卢浦大桥那令人称奇的“世界第一拱”合龙在即!细心的市民也许已经发现,卢浦大桥两端拱肋相距越近,行进的脚步就越是谨慎。记者昨天获悉,大桥合龙之前,还有两块各重250吨的拱肋和一块170吨重的拱肋预备就位,需要经过近20道工序的精心施工。
  卢浦大桥主跨为550米,比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拱桥―――美国西弗吉尼亚大桥还长32米,全桥预计用钢3.5万多吨。据负责施工的上海建工集团专家介绍,为了让这一“庞然大物”在黄浦江上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让宽广平直的桥面从拱肋中横穿而过,建设者动用了斜拉桥、钢拱桥、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梁的施工工艺:首先,在黄浦江两岸建起两个临时索塔,采用斜拉桥建造工艺,拉住桥面形成拱;等到钢拱合龙后,进行桥面建设;最后采用悬索桥的建造工艺,从拱桥放下28对与平直桥面连接的悬索。整个工程科技含量极高,施工难度为世界造桥史所罕见。
  身为整座大桥的主要受力体系,卢浦大桥主跨钢拱肋能否安全、精确地合龙,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显得极为关键。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丁浩介绍,目前卢浦大桥总计27段拱桥拱肋中的24段已经相继吊装拼焊完成,两端拱肋昂首对接时允许的误差范围是3厘米。要使“世纪彩虹”拼接得天衣无缝,施工人员得顾及五大影响因素。例如气温,卢浦大桥采用全钢结构,而钢结构建材对气温的变化相当敏感,气温平均每升高一摄氏度,就会出现1厘米左右的变形;又如风向,呼呼大风之下拱肋的些微偏差也必须被考虑进去;再如焊接变形、构件制作中的误差甚至测量仪器的误差,都有可能影响南北两段拱肋对接的精密度。
  经过多个方案的反复权衡,施工人员最终决定在拱肋合龙时,浦西侧采用焊接的方法,浦东侧采用高强螺栓栓接的方法。在三块拱肋先后就位之前,他们还得分两次对整体结构进行48小时的连续跟踪测量,以测得温度对钢结构变形的影响程度;对大量的测绘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在加工现场对合龙段拱肋进行精准切割并进行预拼装;同时,要及时调整临时拉索索力,使拱肋达到最佳受力状态。据了解,在确定最后合龙时间以前,施工人员还得选择理想的气候条件。预计在两个月内,卢浦大桥拱肋即可实现合龙。
  据悉,目前卢浦大桥可以经受12级台风的正面袭击,等到主跨钢拱肋实现合龙后,整座大桥的抗风力将进一步增强。另据了解,卢浦大桥拱肋合龙施工期间,黄浦江上的部分交通可能受到影响,有关方面希望广大市民能理解和配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