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教育督导人员年龄偏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强的状况亟待改善。12日在沪闭幕的第四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发出了提高督导人员专业化程度的强烈呼声。
据介绍,自1986年正式恢复教育督导机构以来,我国督导制度在保障“双基”工作顺利开展和保障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教育督导自身的立法工作进展缓慢,落后于督导的实践;督导人员没有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培训,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严;作为督导人员的督学尚未建立职务系列,现在的督学多数是兼职身份,是从一线工作退下来的老同志中选聘的,限制了职能的发挥。
针对当前这些情况,专家对推进教育督导专业化提出了许多对策。一是开设教育督导专业,建立教育督导学科,加强督导理论与技术研究;二是延长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年限,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三是严格执行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督导职务系列;四是提高教育督导的地位与待遇,唤醒人员的专业意识。
在教育督导方面,上海近几年推行发展性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推动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了解,上海市教育督导部门1996年开展了包括“落实教育战略地位”和“教育投入”的“五项内容”督导;1999年开展了包括“落实教育经费‘三增长’”的区县基础教育工作督导;2000年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专项督导检查”和师资培训专项督导;2002年正在进行“中小学达标工程专项督导”及“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调查研究。这些专项督导从督促政府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角度,有效推动了本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