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由于采用了实施诚信管理的新机制,并着力搭建中外合作的平台,今年以来,本市的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即外经项目)大幅增长。据市外经贸委11日披露:1―7月,申城新签外经项目合同金额7.3亿美元,同比猛增90%。上海的产业、技术、人才和融资优势,正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工程和劳务市场争夺战中凸显出来。
在今年新签的外经项目合同中,1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就有8个,合同总金额为5.16亿美元。其中孟加拉国巴库电站项目合同额高达1.53亿美元,为历年罕见。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中标率也同步提高。1―6月,本市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标金额44.67亿美元,中标项目金额14.17亿美元,中标率达到创纪录的31.71%。据统计,1000万美元以上大中型项目、技术含量较高项目和总承包项目占同期上海全部中标项目金额的比重,分别达到99.13%、78.76%和79.3%。
如何有效增强企业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市外经贸委大胆改革创新,从今年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外派劳务企业诚信管理制度。这一新的管理制度,将外派劳务企业分为A、B、C三类企业,区别对待。被认定为信得过的A类企业,在开展新的劳务合作项目业务时,可不必向市外经贸委提交9种证明文件,改由企业自行把关,只需提交备案表格即可。
目前,A类企业的业务量已占本市外派劳务业务总量的8成以上。制度和管理的创新,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灵活度,也使政府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承包商、设计咨询商纷纷落户申城的新情况,今年6月,本市还组建了中外承包商合作专业委员会,成为由政府为背景搭建中外承包商项目合作平台的首个省市。到目前为止,市中外承包商合作专业委员会已吸纳4家外资工程企业入会,为中外企业联手总承包境外工程项目,切实提高上海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创造了条件。据悉,这一新举措很快将向全国各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