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软件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六成多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8

  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态势,可一点都不“软”。记者近日从市信息办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上海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6.09亿元,同比增长62%,这预示着上海软件产业开始驶入“快车道”。
  软件人才缺口:补!
  今年6月中旬,“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正式落户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培训100人。这里的教学内容将紧紧跟随国际主流,同时聘请国外专家来校授课。
  这是上海软件业前景的一个折射。软件产业要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师,而且需要大量的软件编程人员和营销人员。预计到2005年,上海软件业从业人员要从现在的3.2万人增加到至少10万人,这个缺口急需补上。据市信息办透露,上海市政府正积极促进多层次软件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
  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和华师大今年先后建立软件学院,均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软件学院,这4所名校将成为上海培养软件人才的第一层次。而高举“软件蓝领”培训大旗的IT职业培训机构也纷纷抢摊上海―――北大青鸟APTECH公司和印度NIIT培训公司已经在上海设点。
  本土软件企业:扶!
  社保一卡通、交通一卡通,不仅方便了上海市民,而且还“催肥”一批本土的软件企业。
  记者从市信息办了解到,政府将围绕软件需求量大的金融证券、钢铁、石化、汽车、通信、教育等专业领域,通过政策、项目、科研相对集中,扶持若干家骨干软件企业。
  软件产业基地是软件企业发展的良好天地,目前已集中了上海市近一半软件企业,并在“资源共享、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功能细分的趋势。今年启动的软件基地的新成员―――“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上海)基地”将对提升上海软件业的整体水平意义重大。
  跨国公司进沪:挤!
  微软今年4月成立了它在上海的首家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并承诺在2年内为新公司培养一批管理团队,促进上海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
  一个月后,惠普在浦东金桥成立了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表示将充分利用和培养上海软件开发人才。6月,印度最大的软件出口商落户浦东软件园,该公司同样表示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训。
  设点、培训、研发―――跨国软件公司在上海的所作所为出奇地整齐划一。对上海来说,加强和国外软件企业的联系,不仅能培养上海本土的软件人才,给本土软件企业获得国外软件加工的分包业务,而且为上海软件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一定条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