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度上海行业排序分析(下)
物资流通业销售扩大物资流通50强企业的销售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01年50强企业完成销售总额125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从近三年的排名资料来看,1999年和2000年50强的销售总额分别为787.54亿元和1100.79亿元,每年都有可观的增长。2001年度位于前茅的是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销售额达到442.6亿元。但从物资流通企业效益来看,企业平均利润的下降与销售的持续增长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因此,改变传统物资流通企业的经营模式,寻找新的盈利点值得抓紧探索研究。
中低价位房仍是主流2001年上海房地产销售额百强企业完成总销售额345.08亿元,占全市房地产企业销售额的一半;房地产销售面积百强企业完成总销售面积716.3万平方米,占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的4..3%。
排在2001年销售面积第一位的是连续两年获得魁首荣誉的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面积达到42.58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13%;获得销售额第一名的是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额达到15.23亿元,比去年第一名增长了46.4%。
根据2001年度房地产双百强企业资料测算,有69家企业的平均单价低于4000元,它们的销售面积达到562.14万平方米,占百强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的七成。在销售面积前十位的排名企业中,除上海浦东新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平均销售单价超过6000元外,其余平均销售单价都落在2800至4000元的区间以内。这一信息显示,中低价位房还是楼市需求的主流。
物业管理公司首次排序2001年,上海首次增加了物业管理公司的统计资料排序。100家百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房屋面积达到10560.24万平方米,占全市物业管理房屋总面积的44.5%。排在首位的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房屋为432万平方米,第二位是上海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面积303万平方米。百强末位的公司管理的物业为62万平方米。以劳模为品牌的上海徐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也名列百强企业中。总体上来看,上海的物业管理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普遍不大。
旅馆业处于上升通道2001年上海百强旅馆的总营业收入为75.61亿元,占全市旅馆业总营业收入的62.9%。新兴的会展商务热和旅游消费热带来了连续两年的百强旅馆业营收两位数攀升,2001年的增幅为13.3%。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连续两年摘取百强宾馆第一名,2001年的营业收入达到4.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4%。
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的百强宾馆有42家,其中升幅最高的是海神诺富特大酒店,以超过100%的增幅,从上年的第78位迅速跃升至第36位。升幅第二的是老宾馆海鸥饭店,凭借其临河面江的独特优势和因势利导的营销策略,2001年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70.3%,排名位次从第70位跃升至第51位。
建筑业稳定发展建筑业50强是以综合实力排定位次的,在以往的产值、规模、资质、利润等指标基础上,这次又增加了技术装备、利税、增加值等指标,以期更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实力、后劲和对社会的贡献。上海建筑业50强公司基本稳定,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城市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中的老牌劲旅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为便于社会公众查阅,2001年度全部排名资料从即日起公布在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海优秀企业、事业单位排行榜”专栏(www.shanghai.gov.cn)和上海统计网(tjj.gov.cn或www.stats-s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