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放在上海人面前:花10到20年的时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再普通的上海百姓,如今也能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给市民创造出的光明“钱”途。上海人的理财不再满足于到银行存取款,24小时自助银行、外资银行个人外汇账户,信托投资产品,以及个人外汇买卖……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意味着更多、更便利的选择;不少历史悠久的“洋品牌”带来了更多、更新颖的理念;联通国际股市、汇市的热线为大家发挥“财商”开拓了渠道。
上海人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新品牌。花旗银行、比利时联合银行、友邦保险……这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司标灯箱为上海的街头添了色彩。目前,上海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金融开放城市,外资银行的存款、贷款、总资产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50%,排名世界前50位的大银行中,80%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沪外资证券机构代表处42家,外资保险公司16家,占全国总数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中资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公司与外资合作已经启动。
上海人目睹了金融领域的许多改革探索,不少人参与其中,也获得了机会和财富。1990年12月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开业,1996年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在上海建立。这些“中国第一”,大大加快了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额比1995年增加了6.3倍,保费收入增加了6倍多,外汇交易额达到750.3亿美元。
上海人享受到的金融服务越来越丰富,今年3月,花旗银行率先在沪推出贵宾理财,渣打、汇丰随即跟上。中行、工行和交行等也纷纷开设私人理财中心,吸引高端客户。上海金融界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已获准在沪办理离岸金融业务;适应本市郊区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需要,农村保险正酝酿创新;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超前研究已经展开。此外,上海还将通过对持卡消费实行税收优惠等办法,在3年内建成国内银行卡产业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