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天然气生活
7月,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鸣锣开工。预计到明年底,一条蜿蜒4000公里的地下钢铁“长龙”就将横贯我国,并向上海源源不断地送来天然气。记者昨天从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天然气管网公司获悉,大规模的“两环三射”天然气主干网建设已经在沪唱起高歌。其中,青浦首站、江桥门站及连接两站间23公里的输气管线(即“两站一线”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估计将在年底完工。
尽管目前上海天然气的消费总量还不到全市一次能源消费的1%,但其利用前景相当可观。规划显示,到2010年上海城区不光民用、就是工业也基本不烧煤,全部用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2020年,上海的人工煤气转换基本结束,实现全市天然气化。
天然气时代的到来,悄然改变着上海人的生活……
天然气如何大显身手
也许,以下情景不久就将发生在你的身旁。
大冷天里,室外寒风凛冽,可你家却温暖如春。阵阵暖意不是由空调送出,而是一个装有天然气的热源机产生。房间供热、地板采暖、洗碗干碗、浴室干燥……热源机是家庭系列用具系统的原动力。在这个天然气“心脏”的支配下,这些系统既能独立运转,也能同时启动,省去了不少电器。或许,你可以在家装一个“壁挂式锅炉”。这个与热水器差不多的小锅炉一经天然气燃烧,热水系统和制暖制冷系统同时运作,后者就相当于一个中央空调。
走出家门,你也不必担心车水马龙的街上,刺鼻的汽车尾气呛着你。上海公交车辆基本完成天然气化改造,大街上,天然气公交车穿梭往来。由于烧上了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以往柴油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黑烟和颗粒物也不再出现,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了双重保障。据说,这种天然气公交车一旦起步,车速可迅速拉至每小时80公里,反应相当灵敏。而经过不断改进,天然气公交车还成功实现“减肥”,以往顶部所驮的七八只天然气钢瓶,逐步减少为1只,加一次气起码能跑到250公里。随着一个个天然气燃气发电机组的建成,天然气将被广泛用于发电。总之,大力发展天然气,上海将成功实现能源结构调整。
多管齐下送气来
东海平湖油气田生产的天然气是目前上海市民和有关企业使用的主要气源。每天,由东海平湖油气田送来的120万立方米天然气,已经进入近70万户市民家中,其中仅浦东居民就有近53万户。同时,300多辆天然气公交车也已驶上街头。
未来上海的天然气供应家族,将呈现一派“人丁兴旺”的喜人景象。根据《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网系统规划》,从明年起至2010年,上海就可实现“西气”和东海平湖气同为气源;2010-2020年,还将形成“西气”、“东海天然气”及其它气源平分秋色,资源互补的理想气源结构,供气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西气东输”天然气。目前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探明的地质储量为5000多亿立方米,可建成年产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可稳定供气16年左右。根据《全国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东部地区的基本设想是:2003年40-50亿立方米;2005年,80-90亿立方米;2008年,120亿立方米;2013年,200亿立方米。由于“西气东输”的天然气储量丰富,能长期平稳地供应,因此可作为上海的主要气源。
●东海天然气。(1)平湖油气田天然气。预计明年,该工程的二期每天将新增100万立方米的供气量,至2005年,日供气量可达每天200―220万平方米。(2)西湖凹陷天然气。
目前西湖凹陷地区已探明储气量1500亿立方米。如近期实施开发,预计2010年―2015年间天然气年产量可达100亿立方米。有关部门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热点问题解答
(1)为什么要使用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的气体燃料,它没有人工煤气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大量废气。与其他燃料相比,天然气具有热值大、燃烧效率高、容易燃烧、清洁无灰渣、不会产生灰尘等优点。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无论用作工业、发电、汽车,还是民用燃料都是非常理想的。同时,天然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所占的份额已经从二十世纪50年代的9.7%上升至目前的23.8%,并有望在未来达到60%,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据专家预测,世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满足未来世界能源的需求。
(2)用天然气合算吗?
如今,上海市民使用的天然气价格是每立方米2.10元,而煤气价格是每立方米0.9元,用天然气似乎贵了不少。但其实不然。
专家指出,虽然天然气的价格是煤气价格的2.3倍,但是天然气的热值是煤气热值的2.5倍。因此使用天然气肯定比用煤气划算。这笔账在家庭中算来合算,在一个城市中同样如此: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代替1750万吨煤炭,少排放二氧化硫18万吨、烟尘13万吨。
明年,西气东输天然气到上海时的价格预计为1.35元,低于目前上海使用的东海天然气价格,经过处理后到达百姓家中,每立方米价格将不会超过2.10元。
(3)现有煤气管道怎么办?
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蜿蜒于上海地下的各类燃气管道已经长达9000多公里,其中人工煤气管道6800公里,580万户家庭用上了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燃气设施。伴随“西气东输”进沪,东海平湖天然气扩产,明年起上海城市燃气的新用户将基本以天然气为气源。据了解,上海将充分利用现有人工煤气输配管网和制气设施,在浦西地区开始天然气转换。
转换过程中,原有人工煤气制气厂将使用掺混和改制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人工煤气。改制中消纳的天然气,其热量利用率为90%。据悉,上海每年实施的人工煤气转换量是总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