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家用燃料三步曲见证上海巨变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14

  在浦东万德路罗山五村的刘翠英一家,是上海的一户普通人家。她刚结婚时用的是煤球炉,1993年搬到浦东就用上了管道煤气,两年前政府又帮她家装上了天然气,烧东西比煤气快一倍多,基本不见以前用煤气的积炭和黑锅底现象了。刘翠英一家从用煤球炉到用煤气和天然气走过的三步曲,正是上海千家万户燃料变迁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共有燃气家庭用户572.97万户,其中像刘翠英一样圆了绿色能源梦、用上天然气的有近70万户。其中浦东目前天然气用户近53万户,已成为上海首个天然气化的行政区。
  
  3年前,东海天然气首次登陆上海,迄今上海完成了浦东天然气的全部转换;浦西的黄浦、杨浦、闵行等区的近20万户居民家庭也已享受到绿色能源带来的便利。
  
  引进东海平湖天然气是大手笔,从而再次改变上海城市的燃料结构。跨入新世纪后,上海又开始进入天然气快速发展期。
  
  作为燃气全气化的城市,目前的上海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气三种气源并存。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再次加快上海城市燃气结构的调整,逐步使人工煤气最终退出上海人的生活。
  
  今年7月5日,西气东输正式进入上海,青浦区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的末站,也是上海的首站,目前正在建造铺设的白鹤到江桥23公里高压管网是整个上海东输的第一段,预计今年10月竣工。目前,浦东外环线环东一、二大道也正在铺设东输管网。据悉,在上海未来天然气发展规划中,上海制订了多气源发展构架,除东海平湖气外,还将开发大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和LNG液化气等品种,以满足上海市民生活的不同需求。
  
  现在天然气的用途已不再是单一地用来烧饭、洗浴,使用天然气的冰箱、空调、热烤炉等家庭用品已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天然气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业、电力、出租和公交等行业。
  
  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现有燃气和天然气管线12168.6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北京走6个来回。近2年来,上海内环线内所有1吨以下燃煤炉灶全部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到明年,随着西气到沪,上海又将进入煤气向天然气化进军的新征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