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企业青睐发达国家尝试收购方式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13

  在去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41.8%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申城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保持蒸蒸日上之势。据市外经贸委日前披露:1―6月,全市新批对外投资企业28家,接近去年全年的32家;总投资额和其中的中方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1.95倍、2.07倍。据预测,今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将稳超1亿美元,超过1996年至2000年申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和。
  以往上海企业前往海外投资,特别是投资工业类企业,大多是到发展中国家,因为那里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今年以来申城企业却以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事例,打破了这一传统思维定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对欧洲、北美洲投资额分别为2229万美元和2698万美元,占同期申城对外投资总额的72.5%。如果加上对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这一比重就更高。据了解,上海企业前往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其主要原因在于看中当地法律健全、社会稳定、产品有市场。
  除创办新企业,今年以来申城一些企业还开始尝试运用收购方式,在海外建立起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投资成本、缩短了投资回收期。上月,上海海欣(集团)股份公司出资2500万美元,一举击败竞争对手,成功收购全球最大毛绒服装面料生产经营企业―――美国GLENOIT公司纺织分部;
  同时收购了这家美国公司的46个商标、品牌的永久使用权,为海欣集团产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奠定了基础。此外,上海电气集团、华谊集团还分别收购了日本和美国的工厂。
  联合起来闯荡海外,以“联合舰队”方式投资异域,也是上海企业摆脱投资海外孤立无援、实力弱小困境的一种新“战术”。今年4月,上海实业、广电、物资、兰生、丝绸、轻工、纺织、汇丽、华联和申宏等10大企业,共同出资240万美元,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闹市中心的涅瓦大街上,开设了我国在俄罗斯第一家贸易中心―――上海(圣彼得堡)贸易中心,常年展示销售上海的名优产品。贸易中心开业后,组织了200多名上海企业界人士参加波罗的海消费品展览会,签订进出口贸易协议1000多万美元。参与投资贸易中心的一些上海企业经市场调研,打算在俄罗斯投资建立10家家电、纺织等企业,进行当地科技和上海资金的有效嫁接。上海贸易中心的一系列举动,明显有别于昔日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中国倒爷,令俄罗斯人耳目一新,初步树立起良好形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