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对许多教师来说,能集体出国培训在10年前那绝对是个梦,但随着上海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如今成了“家常便饭”。今年暑假期间,静安区组织了78名教师分赴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接受培训,徐汇区组织了37名教师分赴加拿大和英国,卢湾、长宁等区今年也都组织了几十人的教师团体出国。
在去年的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上海率先提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随后又出台了加强英语教学的措施,即高中毕业生要会一门外语,能直接听懂大学里外教的授课,并且能无障碍地用英语交流。另一方面,本市对教师学习外语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力争到2005年,市区中小学至少有一门非语言课程用英语或其它外语教学。这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双语”教育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高度。
以往,许多学校热衷于请外籍教师,但在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后发现,外教并不全是最理想的,加强本土老师的培训很有必要。从去年暑假起,各区县教育局开始重视将教师派到国外培训。如去年暑假虹口区派出了23名教师到国外,回来后成为教学的骨干。今年,部分区县教育局把成批派遣教师出国作为师资培训的一项日常工作,形成了一套机制。如徐汇区每年都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并已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境外培训基地。
据了解,目前本市出国培训的教师中,分为英语教师、青年校长和双语教师三种,出国培训时间从20天至40天不等,费用上万元。虽然费用不菲,但效果十分明显,双语教师的大量涌现,不仅提高了课堂英语水平,还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对课程、教学等有了新的见解。对学生来说,由于双语教师的眼界更加开阔,更有利于增长见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