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私企:上海经济、税收“生力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46

  市税务机关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税务机关征收税收732.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上缴税收73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5.76%提高到现在的10.47%。这一新格局,表明私营经济在上海经济舞台上已扮演重要角色。
  
  
两年实现三级跳
  近几年,上海私营企业一改前些年“发育不良”的“小而弱”形象,迅速成长,日长夜大,令人刮目相看。“九五”期间,上海的私营企业就以年均1.5万户的速度递增。今年6月,私企总数已突破20万户。如今,上海每两家企业中就有一家是私企,私企总量冠甲全国各大城市;注册总资本达2100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点;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超出二成,远远高出GDP增长率和其他类型企业的发展速度。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以上的私企超过1800家,其中超亿元的有121家,比2000年翻了一番。2001年,全市私企及个体经济上缴税收108.19亿元,比上年净增47.81亿元,增幅高达六成多。
  短短两年多,上海私企在数量、规模、效益上不断创下新高,成功实现企业数量激增,规模翻番,效益上台阶的“三级跳”。
  
  
非公经济“亮点”多多
  上海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成为全市诸多经济成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亮点之一:“头脑型”私企闪亮登场。先前,提起私营企业,人们的评价往往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充其量就是打理小饭店、开开小工厂,而如今私企已将触角延伸至房地产、教育文化、社会服务、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全市从事科技开发研究的“头脑型”私营企业已有上万家。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私企占7%,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的高科技企业中,私企占到46%。
  亮点之二:私企“巨鳄”纷纷落户。从1992年6月青浦诞生华东地区第一家私营经济开发区以来,上海的私营经济开发区已发展到100多个,这为私企大展鸿图提供了广阔天地,“希望”、“德力西”等一批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外地私企“巨鳄”落户申城,作为打开海内外市场的“桥头堡”,他们的加盟促使私企总量及规模越长越大。最近,在公布的全国私营企业2000年纳税百强排行榜中,上海私企抢占了21个席位,占五分之一强。
  亮点之三:经济效益引人注目。2001年,上海私营企业实现产销额同比增长四成,上缴税收108.19亿元。今年上半年,上缴税收73亿元,增幅达56.51%,远高于全市税收总量8.98%的增幅。同时,私企还提供了225万个就业岗位,创造了外贸出口1亿多美元,出口增幅翻番等一系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
  
  
政府为私营经济推波助澜
  这些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之构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成为私营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助推器”。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私企发展,让小老板们“头疼”的问题。1999年5月,上海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专门为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的信用保证,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截止2001年底,上海运用财政出资设立的贷款担保资金,累计为中小企业实施担保贷款项目3177个,担保贷款总额52亿元。权威人士披露,上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金额在全国规模最大。
  明年1月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又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上海私营经济增加值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私营经济创造的GDP将占上海的20%,私营企业上缴的税收将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私企年纳税额将超过160亿元。上海私营经济的又一轮大发展已是箭在弦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