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闸北区在实施初中建设达标工程中,全力解决影响初中教育的三大难点,使全区24所初中全部达标,16所达“一类标准”,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骨干教师占75%,全区优良学生率超过50%。
近年来,闸北区针对制约本区初中教育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化程度低;缺乏办学创新思路的校长;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三大难点,化大力气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首先,抓教育资源优化。他们把该区12所办学条件等各方面比较弱的学校撤并到区内名校,使名校教育资源在重组中发挥辐射和优化作用。通过教育资源重组优化,使全区24所初中学校,办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好的名校增加到10所,在校学生占45%。
其次,抓校长、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学生、家长不满意的校长,就请下任。彭浦五中几年前管理混乱,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有一届学生竟有40%外流,学生、家长十分不满。区教育局决定,对该校包括校长在内的7位领导集体免职,另从重点高中调来一位颇有创新思路、又能实干的校长组成新的领导班子。通过这一调整,办学面貌迅速扭转。三年来,该校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励24项,学生流失率降至零。如今全区24位初中校长,一半是从重点高中、区教育局抽调的骨干,在他们的带动下,闸北初中办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优良率超过50%,比5年前高出15个百分点。
第三、外引内培,提高教师水平。该区初中教师一度缺编23%,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他们一方面积极向社会招聘、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对全区千名教师进行培训,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如今全区有70%的教师已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比例与5年前相比上升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