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荧屏电波架起文化“彩虹”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96

  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最近与世界著名的美国卡内基音乐厅达成合作意向,两地将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由纽约交响乐团和纽约合唱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唱全中文版的《黄河大合唱》,而中国歌唱家黄英、廖昌永将在上海大剧院领唱《黄河怨》和《黄河颂》,通过卫星的连接融合,在荧屏上形成令人瞩目的“异国同曲、万里应和”的强烈艺术效果,为上海卫星双向传送再添崭新的一笔。
  以荧屏电波连接五洲四海,通过卫星架起一座座跨越千山万水的“彩虹”,在同一瞬间让东西方艺术实现分秒不差的“对接”,这是上海电视人的一种全新探索。近年来,上海电视人运用这种现代高科技电视传播手段,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0台卫星双向传送大型文艺演出,从上海大剧院和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越洋同歌,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与世界最高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直接对话……这一系列演出不仅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和经典艺术传送到五洲四海,更把当代中国、今日上海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不用多说什么,事实让我们对今天的中国刮目相看!”这是法国电视一台制片人布里吉特在与上海同行合作之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卫星双向传输是迄今为止最先进、也是难度最高的电视传播手段,不允许有半点闪失,因而不少发达国家的电视台也不敢轻易尝试。日本曾尝试长野冬奥会的卫星双向传送,准备了半年多,做了3分钟节目,最后仅播出45秒。令多次担任卫星双向传送总策划、总导演的滕俊杰记忆犹新的是,当上海电视人向澳大利亚提出,要在相距7000公里的上海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同时举办长达两小时的《“上海―悉尼2000年的跨越”卫星双向传送音乐会》时,澳方同行的第一反应是:“对不起,没时间陪你们玩!”因为他们从未尝试过这样高难度的技术,但上海电视人自信地说:“一切由我们来做!”
  荧屏上的辉煌背后,是无数电视人付出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努力。上海广电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陶鸣成说,为了上海、悉尼双向传送,光运抵澳洲的全套数字转播系统及卫星、音频设备就有46箱、重达2.5吨。更大的难题是卫星转播过程中会有1.24秒的时间差,这将影响直播的艺术效果,经过无数个通宵达旦的试验“攻关”,技术人员终于成功地通过海底电缆,使两地的音画实现了分秒不差的同步连接。作为展示中国形象又一精品系列,由央视和上海合作的“为中国喝彩”也走过了与时俱进的五年,从1997年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碗形剧场成功唱响开始,那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旋律又相继响彻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大剧院、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千禧宫,以及古老的希腊雅典哈罗得露天剧场和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大剧院。每到一国,炎黄子孙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彻夜难眠。随着卫星电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收视人群越来越多,中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