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部门大力提升登记注册服务质量
本市工商部门将在下半年推广“六项服务”,严禁“五不准”行为,大力打造上海高质量的登记注册窗口,提升市场准入服务水平,更好地优化申城投资环境。这是记者从7月12日市工商局召开的全市注册登记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据市工商局副局长方惠萍介绍,下半年全市工商登记窗口将提倡推广“六项服务”,严格执行“五不准”,让国内外的在沪投资者都能切切实感受到上海高质量的登记注册服务,加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六项服务”分别为:引导服务,即通过语音信箱、大厅咨询窗口,主动辅导企业了解办照程序、填写登记表格,目前黄浦分局已推行;延时服务,即要求登记窗口的工商干部即使受理时间已过,也必须接待完最后一个受理对象,避免企业的往返奔波和等候,目前浦东、黄浦、青浦等分局已推行;连续服务,即要求全市所有的注册登记窗口实行中午与周五下午值班制度,目前已在全市推行;上门服务,即开展走访企业活动,上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延伸了工商登记注册窗口,目前已在全市推行;即时服务,即无论企业何时来办事,只要合情合理,就不能以窗口工作时间未到或已过为理由加以拒绝,如工商崇明分局为了让一中方企业在承诺期限内取得执照,避免项目流失,加班到晚上12点,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下半年工商部门将逐步推广该项服务;规范服务,即在登记注册窗口做到政策口径统一、人员着装规范、受理依据规范等,让企业无论身处全市的哪一个登记注册窗口,都能感受到一样的高质量服务。
“五不准”是指不准利用企业年检,“搭车”收取私企协会会费;不准强制征订报刊、杂志或有关书籍;不准“搭车”收取法规培训费;不准接办顾问企业,收取咨询顾问费;不准指定或介绍中介机构代理企业登记。近期,工商部门将在各登记注册窗口公布所有涉及注册登记的行政与事业性收费,并将属于企业自愿性质的项目予以明确标示。
据悉,为更好地监督登记注册窗口的工作,下半年全市工商部门还将在各登记注册窗口发放《注册登记窗口服务质量跟踪测评表》。通过该表格,企业可以从提交申请的第一日、咨询的第一个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回答的第一个问题起,就全面测评全市的注册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政策水平、服务形象、廉政形象等,并可随时向各工商分局负责人反映,及时解决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申办营业执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项活动已于6月20日在市局注册大厅、工商黄浦分局、普陀分局、浦东新区分局、闸北分局、青浦分局注册大厅开始,并将于8月1日起在全市推行。届时,将由市工商局和行风评议员共同组成巡查组,进行明察暗访。(江映虹)
背景资料:
近几年,工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着力提高注册登记窗口质量,以进一步服务企业、支持经济发展。如方便企业设立的“并联审批”制度,目前已在全市推行,共有10150户企业通过“并联审批”快捷地完成了开业或变更登记;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告知承诺”办法,目前已在浦东方新区试行,共对外发放各种告知承诺书文本80余套,正式受理36套;改变原来坐等企业上门的局面,主动走访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工商登记部门已走访各类企业20000户;结合各区、县实际情况,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各种便民窗口,如黄浦分局专设了“国企改革咨询”窗口,徐汇分局设立了高新技术、软件开发企业、生物医药企业、医疗机构企业登记专窗,卢湾、闸北、长宁等分局设立了企业登记科长值班窗口,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工商登记部门本着以人为本、便利企业的原则,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创造良好的登记注册环境。全市各注册登记窗口都配置了业务咨询触摸平台,使任何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公民及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附近的工商登记注册大厅,了解所有工商企业注册登记法律法规;设立了存放法律、法规和“办事指南”专柜,为企业提供第一手材料;设立了大厅登记须知表格栏及意见箱,使企业有章可循,有诉可投;放置了表式填写示范桌,列示了各种类型企业的名称、开业、变更登记的填写式样及要求,申请人可以参照样式完成所有填写手续,从而节约了窗口咨询及排队的时间。通过工商部门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在本市登记注册企业已从法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
目前全市共有工商注册登记窗口260个,持有注册登记上岗证的工商干部354名。截止6月底,全市注册登记的企业与个体经营者共627163户,其中内资企业165828户,外资企业19681,私营企业205142户,个体经营者236512户。这就意味着,工商系统350多位注册登记干部管理着全市60多万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工作。
下半年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将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注册登记审核标准和登记发照时间;统一注册登记窗口的文明用语与服务标准;统一公开行政收费标准。目前,市工商局已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操作程序制定了规范性文件,并将在全市统一执行,这样将大大提高登记注册的效率,保障登记注册的透明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