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天有不测风云。日前,一次意外的液化气爆炸使包智华的家被烧得一无所有,被严重灼伤的老包还亟待大笔医药费的开支。就在一家人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上海市保障互助会负责人将39155元保障金送到了包智华的家中。一个极度悲伤和困难的家庭不必再孤独面对残酷的现实,希望之火被重新点燃。
因参加互助保障计划而感受“雪中送炭”般温暖的不止包智华一人。据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主任彭剑明介绍,“特种重病”、“在职住院”、“退休住院”三项保障计划推行后,在职工中反应热烈,参与者日众。截至目前,参加三项计划的职工分别达到194万、297万和21..7万人次,已经有36.3万人次享受保障金给付1.95亿元,个人最高理赔金额达4万元―――上海职工医疗保障互助计划成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被形象地称为“第二道防线”。来自北京、大连、常州、江西等省市的“取经者”为此络绎而来。
互助保障计划的出台源于对现实状况的研究。调查发现,医保改革为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水平创造了条件,但基本保障水平有时会与职工实际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于是,一个介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职工互助保障新思路在上海诞生:依据现代保险理论的“大数法则”,将广大职工组织起来,聚小钱,办大事,让患病职工获得更多保障。参加“在职住院”、“特种重病”、“退休住院”三项保障计划的职工每年分别只要缴纳35元、60元、50元保障费就可以获得最高额分别为4万元、1万元和4万元的保障。
职工互助保障的出台得到了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支持。根据专家测算,参加“住院互助保障计划”的退休职工平均每人每年需支付80元的保障费才能满足给付保障金的支出,为了减轻职工负担并保证参保人的互助保障权益,市政府专项拨款3000万元,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各自投入500万元,确保该保障计划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服务的网络化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去年9月上海市互助保障会在19个区县和130个街道、镇陆续建立区县服务处和社区服务点,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就近申办给付,现在,通过服务处、服务点办理的给付金额已占到给付总额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