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测测南京路,离国际水准还有几步。20日从市质监局了解到,市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此前利用国际先进的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方法给“南京路步行街”做了个综合经营质量测评,结果表明:其2001年CSI指数同美国零售业2000年的CSI指数水平接近,按百分制仅低4.31分;顾客们对步行街的“感受指数”比“期望指数”高,即亲身体会比想象中更满意。
这是继去年请来外国咨询公司给步行街商业建设把脉后,黄浦区政府再次委托专业机构用CSI指数新办法给步行街评价。该测评主要包括综合建设管理、商店总体的商品和服务三大方面,具体有“顾客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综合满意度”、“抱怨”、“忠诚”等6大结构指标和54项具体测评内容。调查的对象有本地人、外地客、外国人,共面访和调查了步行街的顾客1040名。
在调查中,许多顾客热情积极地提了不少建议和意见。调查测评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顾客对步行街总体的“感受指数”比“期望指数”略高,特别是
境外人士要高出6.25分,说明步行街的建设发展在他们看来出乎意料。
对步行街的什么“印象好”,有一半多的顾客选了“街道环境”,35%的人选“商业氛围”,30%的人选“商品质量”,29.8%选“服务质量”。其中,境外人士对“街道环境”评价好的占53.1%,“服务质量”评价好的占37.5%。
问客为何来?在动因调查中,因步行街“各类商品集中”而来的占39.4%,因为“商品质量好”而来的占37.5%,因“商品信誉好”的占34.4%,认为“可休闲购物”的占25.3%,而对于“名气响”、“总体消费环境好”、“特色商品多”、“价格合适”的选择比例都不高。
至于来了买什么,来买“服装”和“百货”的顾客均超过一半以上,选择“餐饮”的占40.1%,而选择“休闲食品”、“娱乐”和“工艺品”的则少之又少。这表明,同其他国际一流的商业街相比,南京路步行街目前还未形成应有的商业优势和明显的特色服务,街上的公司品牌优势也不明显,尤其在“休闲”、“娱乐”类的商业服务更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