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有效增强社会各方育人合力
静安区多年来坚持向街道和居委会委派学校专职教师。社区教师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静安区选派了20名素质较好的教师到社区帮助街道相关科室从事青少年教育,这些教师全心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9月至今,静安区又连续派出两批共107名中、小、幼教师(包括3名青年轮岗干部)到社区工作,静安区5个街道、84个居委会都活跃着社区教师的身影。专职教师进社区,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整合。
一、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静安区教育局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静安区社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工作制度,在全区建立社区教育中心,街道建立社区教育管理小组,实行两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社区教师的一切待遇与学校教师一视同仁,经费由教育经费下拨到街道,由社区教师负责人会同街道宣教科负责日常的管理和考核。同时,在社区教师中加强党建,成立社区教育党支部,在日常的组织活动中,按照“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监督”的原则,做好社区党员教师的教育工作。区教育局建立健全社区教师工会组织,规范学习工作制度和培训进修制度,完善了考核奖惩制度、休假请假制度等。每位社区教师上岗前,由区和街道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培训、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区教师进修学院为社区教师开设专门班级,安排相关课程,同时不间断地开展岗位轮训。各街道的社区教师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区社教办、各街道社区教师负责人每月汇总一次街道、居委会两个层面的社区教育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区教育局还规定,学校培养的青年干部,要到社区(包括街道、居委会两个层面)担任社区教师,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挂职锻炼,使青年教师能够熟悉社区,深入了解学校、家庭与社区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互动过程,推动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形成。
二、充分发挥社区教师优势,深入推进青少年社区教育
社区教师包括了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等。社区教师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将学校教育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不仅负责了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而且承担了社区闲散未成年人、大龄退学学生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为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社区教师是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教导员,负责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青保工作;社区教师是社区少先队中队的辅导员,负责指导楼组、小队、中队活动的组织策划;社区教师是课外活动的指导员,负责学生课余活动的组织安排,跟踪指导。学生“330”课余时间、双休日、寒暑假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也是社区教师显身手的好时机。他们结合自己所在小区的特点,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做到目标明确、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区少工委在5个街道都成立了“社区少工委”组织,全区共有5个社区少先队大队,118个社区少先队中队,1263个社区少先队小队。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有双重队籍,既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队员,又是社区少先队组织的队员。由于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的健全,社区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仅2001年3月至11月,就组织开展了各类课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4558次,学生参与24628人次。“见习居委会主任”、“小区篮球对抗赛”、“新世纪读书演讲比赛”、“厨艺争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吸引了青少年积极参与,也深受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干部的欢迎。
社区教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从出黑板报、写科普计划,到整治环境、规范停车等都积极参与。他们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出谋划策,共商小区发展大计;走街串巷,了解辖区学生和居民情况;殚精竭虑,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共创学习化社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青少年保护和教育做出了努力。
三、转变观念,扎根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工作规律
应该说,社区教师的角色和思想转变也有一个过程。走出小学校,走进大社区,工作条件差了,工作内容变了,工作面广了,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社区教师都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努力去了解社区工作,积极认真学习有关社区教育的知识,深入社区进行探索和实践。各街道、各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也给予了社区教师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社区教师和居委会干部协调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教育和社区青少年工作。专职教师到社区,还有效推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为促进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着力点。
现在,走进社区的100多位社区教师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他们在自己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规律,目前他们正将自己在社区教育中的成功做法整理成社区教育活动方案,如社会实践系列,自主创新系列,文体艺术系列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社区活动。领巾映军衔,爱心循环链,社区小小议政员,走进世博会,国风京韵育新苗,石库门里书墨香、老少同乐展才艺,小小社区运动会等100多项专题教育活动,从策划、组织、实施到反馈,无不浸透着社区教师、街道居委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辛勤劳动。社区教师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