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纪的中新世时期,南海海底扩张引发裂隙式的火山喷发,形成了中国大陆的漳州滨海火山——海蚀地貌和中国台湾的澎湖火山地貌。如今,这两个同一时期的火山地貌都已经成为火山公园,它们要手牵手,朝世界迈进——漳州和澎湖正在努力推动两个公园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据悉,漳州市台办把“继续推动两个地质公园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列为今年主要工作计划,漳州市有关领导将在今年再次组织人员到澎湖考察。
不约而同的思路
2006年的漳州“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思路:
荣膺“中国最美海岸”的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与与台湾的澎湖列岛属于同一时期火山爆发形成,地质地貌极其相似。希望有关方面加紧运作、让海峡两岸联手,把两处的景点捆绑在一起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今后,漳澎滨海旅游可以地质公园为契机,构建“漳州——澎湖旅游圈”,以海上客轮为主要交通工具,将漳台景点串连在一起。
也是在三四年前,澎湖当地百姓也向县政府提出了要把澎湖火山公园和漳州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绑在一起,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澎湖当地百姓和澎湖县政府都很希望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申报成功了,对促进澎湖的旅游是有很大作用的。
两地互访多次
之后,澎湖县有关人员和当地旅游界、饭店业人士,陆续组织人员到漳州考察;漳州市也在这三四年时间内,多次组织人员到澎湖考察澎湖的火山公园。两地在这几年间加紧运作此事。其中,澎湖县长王乾发带团到漳州来考察之行为规模最大。
2007年4月18日下午,经过长期运作,澎湖县长王乾发等人应邀到漳州,再次考察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这次来了130多人,有县长、县议会“议长,以及县政府的旅游、工务局、民政局、农渔局、风景区管理处等部门的人员。漳州市副市长黄浦江陪着这一百多人把火山公园走个遍,漳州市旅游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也向台湾客人介绍了滨海火山公园的情况。漳州市市长李建国当时会见了考察团一行,并表示漳州会一直推动这件事情。时任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林炳坤介绍,澎湖火山公园是在澎湖县境内,但它是属于台湾省管辖的公园,所以,县政府一直在推动这件事情,但最后决定权在于台湾省政府。
◆相关衔接
澎湖火山公园
澎湖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千万年来受到风化、侵蚀、崩坍、搬运及堆积等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目前以岛屿为主的地貌景观。
澎湖四面环海,岛屿受到波浪、潮汐或洋流等侵蚀后,造成了具有特色的海蚀地形,常见的有海崖、海蚀凹壁、海蚀平台、海蚀沟、海蚀洞。
澎湖玄武岩之美不仅在外形的壮观、多样,其线条、色彩与质地都是景观的重要元素,澎湖玄武岩有致密、多孔、坚硬、松弛等多样风貌。
七美公园
澎湖最南边的岛屿,面积约7平方公里,有东湖、西湖、中和、平和、南港、海丰等六个村落。大湾风是七美景区矶钓的好地点,在此时常可见到甩杆之人,从这里往东方望去,可以观赏一系列垂直于海面的壮观海崖,海崖下方有3个海蚀洞,而远方突出海面的礁岩便是望夫石。
月鲤湾是七美少有的沙滩,又有北方高耸的海崖作为屏障,目前已被开发成露营区,就在露营区尽头的海崖,有各种形态的柱状玄武岩,崖间的放射状柱状玄武岩,气势不凡。
大狮风景区的大狮,就像蹲卧在海崖边的石狮,由一群巨型倾斜的柱状玄武岩所构成,当饱经海蚀与风化作用后,便形成如现今所见的外形。在此处除了可以观赏到石狮的英姿外,东方的海蚀平台有著名的龙埕褶皱构造,此处由凝灰岩所构成岩层上有海蚀沟、岩脉、褶皱、壶穴、豆腐岩等。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漳浦——— 龙海的滨海地带。数十个宽阔平坦的海滨沙滩,优质洁白,并有因海岩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遗址。
牛头山
地质学者们有句俗语:中国古火山,北有五大莲池,南有牛头山。牛头山火山口犹如一个精致的火山盆景,是地球上难得的古火山地貌珍品。在牛头山火山口一侧的海滩上,有一片整齐的石蛋滩。
林进屿奇特岩石圈
这个小岛暴露的侧面是中新世火山作用的一个代表剖面,这座岛屿完全是由火山多次喷发的物质堆积所形成的。专家考证,在距今2861万年到1541万年之间,林进屿间歇性地持续爆发过至少4次强烈的火山喷发。
火山奇观南碇岛
南碇岛面积仅0.07平方公里,这是一座神奇的火山岛。走到这里,人们仿佛钻进了一片石柱丛林。
据测算,小岛上至少有14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里的柱状玄武岩极其纯净。(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