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阔步迈向新世纪“成就展”的幕后故事
连日来,每天有5000多名观众在上海展览中心流连忘返,观看“阔步迈向新世纪―上海两个文明成就展”,为上海辉煌的五年感动,为申城灿烂的前景振奋!“成就展”向市民开放仅14天,就引来了78000多名观众。
当你浏览一幅幅生动的照片、阅读一张张翔实的图表、观看一个个维妙维肖的模型时,可曾知道:“成就展”的组织者和有关部门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市委领导对“成就展”非常关心和重视,从展览的方案,到布展、进程等,都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筹办“成就展”的短暂历程,显示了上海人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奋力拼搏的精神。
丰硕成果让人感动
用最新的技术,展示最新的成果,向市民解读世纪辉煌。短短一个多月的筹备时间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工业党委、市商业党委等反复斟酌“脚本”,认真进行研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搬”来“83666”可视电话,启用“三维动画”展示“社会人”可享受的种种社会保障,“把五年的成果展示给市民,让这些成果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市民自然欢迎,纷纷运用高技术即时咨询劳动保障政策,查询自己的养老金帐户……
市公安局将GPS卫星定位系统装进了展览馆,让市民领略“科技强警”的威力。为此,市公安局特地从静安分局拉来了一根光缆线。展厅中,那座“城市快速交通干道示意模型”总能吸引众人的眼球:上海已建和在建的越江交通、高架道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行驶的汽车、轻轨等,令人怦然心动,这是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创意”。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市建设党委积极协调,市规划局、市政局等提供图纸,市测绘院派出地图编制工程师周末赶到制作现场,“校定”各条道路的走向,精致逼真地展示上海交通的发展前景。
展厅内那只硕大的地球仪模型,观众们一定印象深刻。为了清晰地描绘上海与世界的经贸往来,市外经贸党委决定派员从广东买来直径为1.5米的不锈钢球,通过切割工艺,在球体内装上了八根日光灯管和400多只不同颜色的小灯,连接线就用了千余根。在球面上贴世界地图时,工人们一面贴,一面用电吹风吹烫,保证球面的平整。经大家整整一周连轴转,终在预展前,将制作精美的地球仪送进展厅。
通力合作无私奉献
“成就展”共展出灯箱照片438幅,图表59张,模型、实物以及各种环型电视、电视墙、电视屏、触摸屏等设备62个。市教育党委、市科技党委、市郊区党委、市金融党委等,为落实展览要求做了大量工作。文广集团制作申城20座文化建筑模型时,要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对建筑物进行缩微,需要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效果图光盘和外景录像带。可有关资源都分散在建筑设计单位,且有各自的知识产权。为了再现上海的绚丽形象,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浙江建筑设计院等单位无条件地提供了支持。
通力合作,无私奉献的故事处处可闻:过去五年,申城竞技体育在国际大赛中揽金夺银,市体育局决定向世人展示奥运金牌的复制品。可金牌珍贵,平日都珍藏在银行的保险箱中。听说“成就展”要派用场,王励勤、陶璐娜和孙雯等运动员的亲属,毫不犹豫地从银行取出金牌、金靴,送来制作模型。为了展示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解放日报》周先铎等体育记者送来自己的图片作品,可大都是数码照片,无法直接制作灯箱,竞技照片也无法补拍。《劳动报》记者曹海根等自告奋勇揽下“瓷器活”,连夜翻拍,保证了展览所需。
忘我工作顽强拼搏
为了保证展览会的顺利成功,参加筹展的人员个个忘我工作、顽强拼搏。直至预展前三天,上海航天局还在认真研究展品。按原计划,他们将提供神舟三号试验飞船、风云一号C星和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等实物模型。5月15日,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传来喜讯:上海航天局独立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风云一号D星和我国第一颗海洋资源卫星获得成功。次日,航天局决定,把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换成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突如其来”的变化,给提供模型的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出了个大难题:长征二号丁模型已像待嫁的新娘打扮一新,只等花轿迎娶。而长征四号乙模型在仓库搁置多时,有的地方油漆剥落,底部也已生锈。最难的是要把这十几米长的火箭模型竖在展览馆,须有专用的支架。可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两天!技术骨干们夜以继日抢时间,擦锈迹,刷新漆,做支架,终于按时间节点又打了一个漂亮仗。
在布展最紧张的几天里,现代国际展览公司一位领导天天坚持在现场,三天三夜没合眼,病倒在现场。送进医院吊盐水,他稍有好转就拔掉针头赶回现场。瑞金医院一女同志孩子只有2岁,在布展的日子里,又逢丈夫出差,孩子感冒,她咬咬牙,把孩子扔给婆婆,连着3天3夜没回家……
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是展览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向市民捧出了精品。而市民的认同,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