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医疗的“需方市场”怎么做出特色?地处城乡结合部、目前业务量相对充盈的普陀区中心医院在一番内查外调之后作出重大抉择:适度引进“尖刀班”,全力培训“大部队”,整合存量优势,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打造一个全新的“拉得出、打得响”的西区医疗急救中心。
院长花根才用两组数字道出了他们给自己医院重新“定位”的决心。
首先是市场需求。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地域位置显示了她在方圆几十里内医技力量上的独一无二性。多年来,普陀区中心医院一天最高可达1000多号急诊病人中,有10%的创伤和20%以上的心血管病人,而年均超过20万的急诊人次,也始终居全市各级各类医院的前5位。
其次是关于医院配置。从去年起,这家医院投入2600万元,围绕“医疗急诊”这一中心任务作了全面构造,其中包括与绿色通道一气呵成的急诊手术区和设备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并组建了一个“急诊创伤病房”。他们还将急救“触角”伸向社区。
优化服务流程,让所来的危急病人能得到迅速而准确的处置,这是普陀区中心医院主动竞争“急诊”市场提出的响亮口号。前不久,医院接诊了一位因车祸而骨盆和四肢开放性骨折、脑组织溢出、脾脏破裂、腔内大出血的病人,急救中心火速启动,相关科室协同努力,病人终于死里逃生。像这样的病例,这里一年要遭遇100多起。据统计,去年全年,普陀区中心医院共抢救危重病人480人,抢救成功率为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