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钢琴考级人数“负增长”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88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业余钢琴考级报名工作已于日前结束。从市音协业余钢琴考级委员会了解到:尽管今年的报名考生依旧超过了21000人,但与去年相比,减少了几十人。虽然相差不多,但却是本市实行业余钢琴考级15年来首次出现的报名人数负增长现象。
  上海的业余钢琴考级始于1988年,当时,只有300多人报名。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参加人数便每年以1000人左右的数字递升。到了1995年,达到7700多人。那一年,上海的媒体开始关注钢琴考级,于是,1996年的报名人数一下子突破万人大关。这以后,考级人数增长的步伐迈得更大了,每年稳定递增约2000人。到了2001年,考级人数已达21700余人。因此,今年的报名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能不引起各方面人士的关注。
  如果把钢琴业余考级当作“大哥哥”的话,相比之下,作为“小弟弟”、“小妹妹”的其它项目的考级,却依然呈现报名人数增长的状态。负责管乐考级的上音管弦乐系主任孙铭红教授说,上海的管乐考级只举行了三年,目前每年按增加千余人报名的速度在增加,已经从1999年的1900余人,增长到最近的近5000人;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也告诉记者:参加包括二胡在内的民族乐器考级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此外,声乐考级的人数,也呈增长趋势。现在,不但音乐类考级涉及到各种乐器,还出现了舞蹈考级、美术考级等,钢琴考级“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分析这些参与人数增长的项目可以看出,出现这种状况,与本市大、中、小学纷纷组建管乐队、民乐队、合唱队等大有关系。青少年在掌握了管乐、民乐器、声乐这类集体项目特长之后,其中的优秀者可以被一些学校优先录取,充实到标志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业余艺术团体中。而钢琴是一种个人项目,虽然曾经被部分学校当作艺术特长给予加分,但这项“优惠”早已取消,因此,一些家长“易弦改辙”,让子女学习些更“实惠”的项目,也是合乎情理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本市的校园业余管乐队已达160支左右,大、中学校的民乐队、交响乐队、合唱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这一方面是学校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众多青少年从学习钢琴中分流,开始掌握其它乐器或其它艺术门类,也为这种需要提供了人才来源。
  与业余钢琴考级打了15年交道的上海音协副秘书长郭先生,对钢琴考级报名人数不再增长的状况,还有一种观点。他认为,钢琴是“乐器之王”,许多家长让子女学习钢琴,观念已经从早年为升学需要,逐渐转变为培养艺术素质,因此,学习钢琴的人数,目前依然领先于其它乐器。按照调查和测算,过去本市有“十万琴童”之称,如今依然有七八万之多。
  考级人数负增长的现象,也反映了上海市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记者从上海市统计局的一份材料上查阅到,本市从1993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去年已达到负增长2.7‰。因此,郭先生指出:“我们已经看到,出于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上海的一些小学、幼儿园正在并转。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到琴童占很大比例的钢琴考级。因此,考级人数负增长,是十分正常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