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文艺界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70

  在申城文艺界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大型创作项目“工地”上,正显现出一派引人注目的新气象:面对前去“探营”的采访者,导演、制作人很少再像从前那样不问市场便“自卖自夸”,更多的则是从先期策划、观众调查、成本核算、预期赢收等市场环节切入,为未来的精品力作能够多演出而谋篇布局。调动一切艺术和市场手段,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献礼作品,已成为创作者们的共识。
  新的创作热潮的来临,是以深化对献礼作品认识为基础的。近年《生死抉择》、《闪闪的红星》震动全国观众,同时创下市场佳绩,给艺术创作者以极大的触动:献礼作品不能被机械理解为“应景”之作和“急就章”,更不是只有投入、不计产出的“瓷娃娃”,应使其成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走红市尝观众叫好的精品,从而进一步增强先进文化的传播辐射力。今年初,“以演出为中心”的文艺工作战略的提出,更明确了艺术创作必须经得起市场和观众考验。当新观念被引入迎接“十六大”献礼作品的创作中时,一个面向市尝以演出为中心的献礼作品创作格局正在形成。
  大胆运用代表世界最新潮流的科技艺术手段,将赋予申城献礼作品更强的时代感和可看性。许多看过上影献礼大片《极地营救》片花的专家,发出了由衷赞叹:短短几分钟内,泥石流、沙尘暴、雪崩、空难等自然界重大灾难性场面一一再现;传说中的西部文明古国被神奇复原……著名导演张建亚正率领一批年轻电影人,尝试用高新科技手段打造中国首部数字影片,他们的背后则是上影以数字电影为发展战略,打造亚洲领先、国际一流的“电影硅谷”的新世纪发展蓝图。《极地营救》将证明,上影已拥有累计投入超过6000万元的中国影视业最先进的制作设备、最优秀的制作人才、最完整的数字影像制作系统,可以独立拍摄制作代表当今最新电影科技的数字电影。
  做足首轮市场,放眼长远收益,将为献礼精品找到市场立足点。“冬子”的“娘家”―――上海歌舞团正在“催生”大型原创舞剧《大将军花木兰》。作品酝酿大半年,仍在约请全国一流专家担纲编导、作曲,就是为了保证头炮能打响。用团长黄乾明的话说,前期策划与市场预估要再精确一点,市场把握要更足一点,几百万元投下去,目光要放到几年以后,让它变成能在市嘲滚”大的“金娃娃”。
  该剧首轮演出定为6场,超过《闪闪的红星》、《野斑马》、《大唐贵妃》创下的纪录,今后还要远走海内外,通过演出实现长期赢收,将优秀文艺品牌打向世界。打破“行当”藩篱,互相“借脑”,也将有力提升献礼作品的艺术品格和市场号召力。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献礼大戏《复兴之光》剧组,近日迎来名作家王安忆、王小鹰,剧作高手赵化南、赵耀民和刚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的《班昭》的作者罗怀臻。名作家“染指”滑稽戏的创作,为的就是将这部5年前就创下过首轮净赢佳绩的力作打磨成百人同台、富有历史人文底蕴与海派魅力的精品,在市场挖到更大的“金矿”。此外,对经典之作的重新“包装”、轮换上市,也成为献礼作品创演舞台上的亮丽景观。京剧院的现代京剧《映山红》、歌剧院的《江姐》、淮剧团的《大路朝天》等剧目,都在通过多样化的尝试力争创造市场佳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