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沪油15”拉动我国双低油菜生产步伐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10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菜油是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一带主要食用植物油,市场销售量占60%。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及菜籽饼粕的利用率,农业部已把我国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区列为双低油菜开发带,并提出在“十五”期间油菜生产实现双低化。因此,双低油菜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调优品种之一。 
  由市农科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于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分别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2001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十五”重点推广品种之一,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成为我国第一个申请国家品种保护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沪油15”在农艺性状和抗(耐)病上获得重大突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沪油15”芥酸含量为0.38%,硫苷含量为19.01mol/g,含油率达42.43%,双低品质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达国际水平,含油率比普通油菜品种高3-4个百分点。平均亩产170公斤,高产示范方亩产2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达277.5公斤。在这几年的推广过程中,由于其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种植风险小,深受种子、推广部门和农民的欢迎。在江、浙、沪、皖地区发展迅速,从1999年夏收时的24.2亩,上升到2001年秋播的400万亩以上。农户种植“沪油15”,亩产可增产10%左右,并因含油率高,收购价普遍比普通油菜品种高5-7%,平均每亩可新增产值41.52元左右。预计到2003年,在江、浙、沪、皖等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可达1200万亩左右,增产油菜籽2.4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4.32亿元(以菜籽收购价1.80元/公斤计)。通过种子销售,有关科研、生产和种子销售部门可获利润400万元(以每公斤种子获得2元计)。 
  目前市农科院正致力于双低油菜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奉贤区、金山区联合探索油脂加工企业+科研和生产推广部门+基地+农户的双低油菜籽订单生产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收购加工的产业化生产体系。预计2002年底,“沪油15”双低油菜精制油将批量生产,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出口创汇,增加我国油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关阅读